槲皮素增加PC-3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及逆转其耐药性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探讨紫杉醇联用槲皮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槲皮素逆转PC-3细胞对紫杉醇耐药的机制,为前列腺癌新的化疗方案研究提供基础。[方 法](1)采用CCK-8法检测,计算槲皮素和紫杉醇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IC50。计算紫杉醇联合1/1 0槲皮素IC50时PC-3细胞对紫杉醇的IC50。(2)根据两种药物IC50结果,用不同浓度槲皮素联合同浓度紫杉醇处理PC-3细胞,以单用紫杉醇作为组内对照。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K,紫杉醇组A(IC50紫杉醇),紫杉醇定量检测组B、C、D、E(B:2/3IC50槲皮素+IC50紫杉醇、C:IC50槲皮素+IC50紫杉醇、D:4/3IC50槲皮素+IC50紫杉醇、E:5/3 IC50槲皮素+IC50紫杉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Annexin V/PI双染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变化。以槲皮素IC50浓度联合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PC-3细胞,以单用槲皮素作为组内对照。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k,槲皮素组(IC50)a,槲皮素定量检测组b、c、d、e(b:IC50槲皮素+1/2 IC50紫杉醇、c:IC50槲皮素+IC50紫杉醇、d:IC50槲皮素+2倍IC50紫杉醇、e:IC50槲皮素+4倍IC50紫杉醇),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水平,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化。选取对PC-3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相近的组进行紫杉醇剂量比较。(3)采用药物剂量浓度递增的方法,建立紫杉醇耐药株PC-3DR。采用CCK-8法检测,计算 X 组:单用槲皮素(0、25、50、100、200、400、800μM)对 PC-3DR细胞的 IC50。Y 组:单用紫杉醇(0、25、50、100、200、400nM)对 PC-3DR细胞的IC50。Z组:紫杉醇联合1/10槲皮素IC50对PC-3DR细胞的IC50。计算耐药逆转指数。(4)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J组:PC-3DR细胞;和Q组:经1/10槲皮素IC50处理过的PC-3DR细胞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1,蛋白印迹法检测P糖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β3-微管蛋白蛋白水平的变化。(5)数值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独立样本用Wilcoxon秩和检验,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按照α=0.05的检验标准,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1)IC50检测结果:槲皮素 IC50=180.21 ±0.27μM,紫杉醇 IC50=19.88±0.52nM。紫杉醇联合小剂量槲皮素(1/10槲皮素IC50)后,PC-3细胞对紫杉醇的IC50=14.48± 1.32nM,与单独使用紫杉醇相比,IC50下降,P<0.05,达到相同抑制率时使用紫杉醇的药物浓度可以明显减少,提示槲皮素能增加PC-3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2)A、B、C、D、E 各组细胞活力为:50.87±1.06%,47.86±0.20%,33.61±0.93%,25.31±1.32%,14.72±2.03%。细胞凋亡率为:50.14±2.21%,62.28±3.03%,68.97±6.27%,75.87±3.60%,85.13±4.19%。细胞活力及凋亡率与槲皮素呈浓度依赖性。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经紫杉醇联合槲皮素作用后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细胞密度剂量依赖,即槲皮素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a、b、c、d、e 各组细胞活力为:50.98±4.19%,47.09±4.19%,34.91 ±4.91%,21.32±1.28%,14.72±2.24%。细胞凋亡率为:50.80±3.96%,55.94±4.30%,67.31±3.99%,74.97±3.56%,86.48±2.27%。细胞活力及凋亡率与紫杉醇素呈浓度依赖性,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经槲皮素联合紫杉醇作用后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细胞密度呈剂量依赖,即紫杉醇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B组与b组,D组与d组,E组与e组进行比较,PC-3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无明显差异(P>0.5),b组比B组紫杉醇浓度低,D组比d组紫杉醇浓度低,E组比e组紫杉醇浓度低。提示达到相同抑制和凋亡效果,槲皮素可以减少紫杉醇的使用量。(3)X 组 IC50=211.56±2.39μM,Y 组 IC50=139.17±2.45nM,Z 组 IC50=114.74±1.93nM。与Y组相比,Z组的RF=1.30。槲皮素能增加PC-3DR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并且当两者联用时,PC-3DR细胞对紫杉醇的IC50下降。(4)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J组和Q组MRP1 mRNA分别为6.16±0.38 和 4.13±0.11,与亲本 PC-3 细胞相比(1.06±0.08),P<0.01,提示PC-3DR细胞MDR形成与MRPI mRNA升高有关。与J组相比Q组MRP1 mRNA降低(P<0.05),提示槲皮素逆转PC-3DR细胞对紫杉醇耐药性可能与降低MRP1 mRNA有关。WB检测结果显示:J组和Q组G-pg分别为1.24±0.07和1.17±0.03,与亲本PC-3细胞(0.98±0.11)相比,P>0.05,提示PC-3DR细胞的MDR与G-pg表达没有明显关系。J组GRP78为16.13±0.33,与PC-3细胞(6.83±0.08)相比,P<0.01,提示PC-3DR细胞的MDR可能与GRP78表达有关;Q组GRP78为20.52±0.83,与PC-3细胞相比,P<0.01,与J组相比,P<0.05,提示槲皮素增加紫杉醇敏感性可能与GRP78表达有关。J组的β3-微管蛋白为13.40±0.43,与PC-3细胞(5.68±0.39)相比,P<0.01,提示PC-3DR细胞的MDR与β3-微管蛋白表达有关;Q组β3-微管蛋白为7.50±1.00,与PC-3细胞相比,P<0.05,但与J组比较,P<0.01,提示槲皮素逆转PC-3DR细胞对紫杉醇耐药性可能与降低β3-微管蛋白的表达有关。[结论](1)槲皮素能够增加PC-3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2)槲皮素逆转PC-3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可能与调节MRP1 mRNA,β3-微管蛋白和GRP78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ticuloendotheliosis)是由C型逆转录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主要包括矮小综合征、急性网状细胞瘤和慢性组织肿瘤;其病原是目前己知的家禽中第三种肿瘤病病原。目前用于REV检测的方法虽然灵敏度高、准确性强,但耗时长,需要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基层推广条件不理想。为此,需
万物互联正成为信息化发展的标志,数字图像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在消息传递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图像在存储或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被非法用户窃取,而导致图像中包含的信息泄漏。同时,与传统的文本信息相比,数字图像包含的数据量更大,这对存储资源和带宽的要求很高。因此,在图像存储或传输的过程中降低图像的数据量并确保其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在混沌系统和压缩感知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两种图像压缩加密算法。主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电子产品也备受青睐,这也就要求PI自身要有优异的高性能和广阔的应用范围,虽然传统芳香族聚酰亚胺材料有较好的机械、化学性质,但是其本身存在加工困难、颜色较深等一些缺点,这也是研究者们对聚酰亚胺材料不停改性发掘的重要原因之一。经研究,在PI骨架中引入氟原子或者含氟结构,因氟化结构本身的较强的拉电子作用,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由移动的电子,而且,三氟甲基本身较
单像素成像技术借鉴了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高通量测量的思想,将噪声压制在单像素水平,大幅度提高信噪比。尤其将该技术与光子计数技术结合应用于极弱光探测可将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具有种类多、易修饰、可溶液处理、可制备柔性器件等优点。在活性层材料中,N-型半导体受体材料相对稀缺,本研究将致力于开发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1)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具有载流子迁移率高、稳定性好的等特点广泛的应用于光电半导体材料中,但是吸收、能级、成膜性等性质与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不符合。基于此,我们对8-羟基喹啉进行修饰改性,引入了萘酰亚胺和苝酰亚胺来增大共轭体系,拓宽
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下,岩浆活动主要发育于板块边缘;然而,对于远离板块边缘的陆内造山过程及相应的岩浆响应机制还缺乏充分认识,这也正是制约板块构造登陆的关键环节。为探讨这一问题,本文报道了川西义敦地体内晚白垩世大型花岗岩基的岩石学、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锆石U-Pb年龄和锆石Hf同位素数据。雀儿山岩基和海子山岩基的主体岩性均为黑云母正长-二长花岗岩,边部具有少量暗色微粒包体及围岩捕虏体。锆石LA-I
研究基因突变是人类认识并治疗疾病的重要途径,当某个基因发生突变时往往伴随着基因功能的变化,进而导致机体产生疾病,我们将这一连串的动作称为基因突变事件。根据基因突变
蛋白质是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功能的实现包含数种翻译后修饰的过程,最主要是糖基化和磷酸化两种。其中,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是最常见的翻译后修饰过程之一。生物质谱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人们能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糖蛋白或糖肽的有效检测,但相较于其他蛋白质,糖蛋白的数量较少,酶解后的糖肽丰度低,因此需要一些手段对糖肽进行有效富集,以提高其检测丰度,开发出新的富集材料是糖肽富集领域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本文制备了一种
学位
自适应光学在大口径地基望远镜、激光传输、激光通信、激光光束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激光光束净化工程应用中,采用自适应光学系统对激光光束进行实时波前校正,可以实现光束质量优化与光轴稳定度提升。作为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大脑”,波前处理系统的稳定高效是保证光束净化性能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针对光束净化系统在机动平台应用和集成平台的搭载要求,波前处理平台需要在满足高实时性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做到小体积、低功
学位
作为人类水下探测的必要手段之一,水下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然而水下图像由于受到水体和水中悬浮物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影响,会产生色彩失真、成像模糊、对比度低、光照不均匀等问题,进一步妨碍了水下环境的观测与水下物体特征的提取等工作。基于对水下图像成像特点和成像模型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三种水下图像增强与复原算法,用以增强图像对比度、亮度,保护和增强图像重要信息特征的同时去除水下光线散射影响,纠正水下颜色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