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至《宋史·艺文志》易类书目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jlyqgf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书目的角度,利用考证、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正史目录和后人的补志目录两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从《汉书·艺文志》至《宋史·艺文志》的“易”类书目存亡残缺的变化和学术流派的发展情况,使得学术发展的脉胳更为清晰、各流派的书目区别和消长更为明细,起到了使更多的读者有效地利用易学书目的作用。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汉书·艺文志》“易”类典籍及其门派。西汉是象数古易时期,易分施、孟、梁丘三家,今文经学立于官府,古文经学盛行民间。筮占之易由此而走上了象数轨道。 第二章:《隋书·经籍志》“易”类典籍的著录特征及解经。“注系辞”、“音义”、“论难”、“杂义”4种解经新形式的出现,使得易类书目数量大增。 第三章:《宋史·艺文志》中“易”类典籍的特征。宋代图书之学盛行,出现了“河图”、“卦图”、“易纬图”三类新内容;义理的四大学术派别并存,数学派从象数易学中独立出来分门别立。从书目卷数比较,《宋史·艺文志》比《新唐书·艺文志》明显地增长了一倍半。 第四章:清代学者对汉代至宋代“艺文志”(“经籍志”)“易”类书目的增补。自《汉书·艺文志》以后,《晋书》、《宋书》、《陈书》、《南齐书》、《梁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都无记载学术发展和图书存亡情况的“艺文志”(“经籍志)”。《隋书·经籍志》以后,各代虽有专志记载典籍留存情况,但《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金史》、《元史》中仍无“艺文志”(“经籍志”)。二十五史中只7史有“艺文志”(“经籍志”),不足总数的1/4。清代学者陆续对缺志的所有正史进行了增补,补志多达30种以上,超过87卷。这样一来,二十五史的“艺文志”(“经籍志”)连贯成集,基本上组成了一部中国古代学术的完整的综合性目录。
其他文献
为了解郑州地区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在健康动物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对2009年在郑州地区鸡、犬、猪的肛门
伴随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初中体育足球教学,对于新理念与新模式的应用日益广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非常突出,尤其对于足球这一团体项目而言,
由于可吸入颗粒物能够对环境及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而人们越来越关注对空气中这些颗粒物的采样与监测。本文对一种新型的石英晶体微天平进行实验研究,探索可吸入颗粒物
20世纪后半叶,工业考古学研究在英国兴起,并为英国工业遗产研究奠定了基础。帕默·玛丽莲与彼得·尼弗森合著的《工业考古原则与实践》一书,探讨工业考古学的研究领
采用土钻法研究了青岛市城阳区悬铃木在四种立地条件下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细根根系主要分布在10~60 cm的土层中。在水平方向上随着离悬铃木主干的距离越远根系分布也呈
个体英语情态助动词内部蕴含的多种情态义构成的微型多义网络与其他情态助动词的语义网部分交叉重叠,形成一个更大更复杂的语义网。现代英汉学习词典受译义范式局限割裂了情
中国随着能力和技术发展的不断加快,文化转型的速度也在不断增加。文化转型已经从纸媒转换到了电子媒体,文字转换图像、理性转变到感性、单一转变多元感觉、想象转变到表象、
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强制猥亵妇女罪□陈兴良案情被告人岳某,男,农民。某日晚9时许,被告人岳某来到一个卖馅饼的小店买馅饼。店内女服务员李某在剁白菜馅,说没有馅饼了。岳某趁隙
铁路客运服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乘坐列车出行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客运列车中,硬座因其价格低廉,成为了短、中甚至长途旅客最为青睐的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