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随着传统文化将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独特“战略资源”的提出,随着“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行,少儿校园武术作为武术传承与发扬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使命中的价值将越发突出。但我们看到,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中小学武术,但发展现实却不乐观,发展之路困难重重,中小学武术面临着技术繁杂、文化缺失等问题和跆拳道等同类项目竞争的严峻挑战。为突破校园武术发展瓶颈,寻求校园武术发展之路,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山西省5个地市的正在开展校园武术的20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软件和Amos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期找到少儿校园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希望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出少儿校园武术发展的路径,进而促使《山西省武术发展四年规划》的发展目标早日实现,推动山西省中小学武术的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扬。研究结论:(1)山西省少儿校园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因与外因,其中内因包括个人主观意向和自身体验与良好效益;外因包括家庭鼓励、学校支持和社会引导。(2)个人主观意向因素对少儿参与校园武术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29,总效应系数为0.495,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个人主观意向因素对少儿参与校园武术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自身体验与良好效益因素对少儿参与校园武术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35,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自身体验与良好效益因素对少儿参与校园武术具有正向预测作用。(4)家庭鼓励因素是少儿校园武术发展的核心因素,既是不能忽略的内因,也是必不可少的外因。在内因模型中,家庭鼓励因素对少儿参与校园武术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37,总效应系数为0.74,达到显著性水平;外因模型中,家庭鼓励因素对少儿参与校园武术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33,也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家庭鼓励因素对少儿参与校园武术具有正向预测作用。(5)学校支持因素对少儿参与校园武术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34,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学校支持因素对少儿参与校园武术具有正向预测作用。(6)社会引导因素对少儿参与校园武术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26,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社会引导因素对少儿参与校园武术具有正向预测作用。(7)《山西省少儿校园武术发展影响因素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良好,可以作为山西省少儿校园武术发展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发展策略:(1)个人主观意向和自身体验与良好效益是山西省少儿校园武术发展的“核心要素”,具体对策:采用“基础课+兴趣课”的循环教学模式,各个学校成立自己的校武术队,改善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提高学校武术课的丰富性等。(2)家庭鼓励是山西省少儿校园武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具体对策:充分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通过班主任对校园武术进行正向宣传,考虑将武术纳入山西中考体育选考项目,通过鼓励“武术家庭”带动“非武术家庭”。(3)学校支持是山西省少儿校园武术发展的“主要抓手”,具体对策:加强监督管理机制建设,加大中小学武术教学专用款项,充分发挥山西省武术协会及各县市武术协会、武术俱乐部的作用,学校“挥我所长、自给自足”。(4)社会引导是山西省少儿校园武术发展的“重要推手”,具体对策:加快“以点连线带面”的山西整体武术大环境格局建设,继续落实“山西省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的成立,积极推进山西省“武术进社区”活动的开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