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正在成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同时还是一个国家实现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重要地位愈来愈明显。中国为“大陆海洋型”国家,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面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海洋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国家也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海洋发展规划和战略。东盟和中国陆海相连,是好邻居、好伙伴,中国政府始终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积极加强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海洋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的主要通道,东盟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21世纪海上丝绸战略”的提出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纪元,海洋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新亮点。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海洋经济进行阐释,明确了海洋经济的概念、特征以及海洋产业的内涵和分类,这是本文的一个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合作的现状,首先从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对中国—东盟海洋交流合作平台的筹备以及海洋科技合作等方面对中国—东盟政府间海洋经济合作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越南等的海洋经济合作现状。第三部分阐述了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合作的机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打造,区域内金融机构的建立与发展以及中国沿海各省市对自身区位优势和发展战略的利用等都有利于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合作的发展和深化。但中国—东盟的海洋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仍存在一些阻碍因素,因此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了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发展的挑战,既有区域外大国因素,尤其是美国“重返亚太”对该区域的不利影响,同时,区域内部仍存在一些问题:南海主权争议问题、政治经济合作基础不够坚固、中国—东盟相关合作机制存在的缺陷以及双方在海洋环境方面面临的挑战等。最后一部分则根据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