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典型荒漠植被立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snow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柽柳和胡杨作为新疆荒漠地区主要的建群种和优良的固沙植物,其构成的植物群落维持着荒漠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本文主要对南北疆植被冠幅内外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选择典型样株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取土样,并与不同地区的柽柳、胡杨立地土壤酶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塔河中游柽柳根部、冠幅下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冠幅的边缘,即:根部〉冠幅下〉冠幅边缘,形成明显的局部“肥岛”特征;柽柳冠丛下根部、冠幅下、冠幅边缘的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随冠幅的增大而升高。2、塔河中游柽柳冠丛下6种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的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规律是:土层深度0-20cm各种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最高,在深度20-40cm酶活性下降后,至深度40-60cm土壤酶活性又有所上升,随后从深度60-80cm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又开始逐渐下降,深度80-100cm达最低。但不同的酶和微生物数量下降速率有所不同。在同一个土壤层深度上,酶活性和微生物量表现为:根部>冠幅下>冠幅边缘。塔河中游柽柳冠丛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呈现极好的正相关性。3、阜康北部柽柳冠丛下土壤酶活性研究表明:根部>冠幅下>冠幅边缘,六种土壤酶活性随冠幅的增大而相应的升高。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6种土壤酶活性总体呈现递减趋势。4、对不同地区柽柳冠丛下土壤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轮台、阜康各种类型柽柳冠丛下6种酶活性均值表现为:大型>中型>小型;轮台与英苏、阜康、木垒三种型号冠丛下6种土壤酶活性平均值也存在很大差异。5、塔里木河中游胡杨冠幅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为:根部>冠幅下>冠幅边缘;胡杨根部、冠幅下、冠幅边缘的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随胡杨胸围周长的增大而升高。6、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塔河中游胡杨冠幅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同一个土壤层深度上,6种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总体表现为:根部>冠幅下>冠幅边缘。塔河中游胡杨冠幅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呈现极好的正相关性。7、对不同地区胡杨冠幅下土壤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类型胡杨冠幅下6种酶活性均值变化规律不同。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湖泊生态系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水环境日益恶化,已经影响到了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东平湖是山东省地区重要的水源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水水库,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东平湖流域的实地调查,采集了东平湖表层底泥样品和柱状岩芯,对东平湖中8种典型重金属元素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析了东平湖表层底泥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得到所有元素平均含量均超过
学位
该文以清江流域部分地区的景观特征数据为例,研究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分形维数估值算法,并对分形在地形景观尺度分析和景观分类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该文提出了一体化电力系统数据模型的设计方案、数据的组织形式.数据模型的设计和SACDA/EMS共享数据源,操作、运行术语符合河南电网调度规程,从而提供和当前物理环境一致的培
为了提高服务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文将提出并开发一套用于电力监控系统服务器的无人自捡系统.该系统将对服务器的自身的软、硬件,以及数据库,网络安全进行检测,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