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税收入规模一直不断增长。二十多年以来,地方税收在保障地方政府的运转、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地方财政效率中发挥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地方税作为地方财政收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直接增加地方政府可供支配的财力,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品供给能力。但是随着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匹配不合理的问题日趋严重,地区间财力差异日趋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日益严重,地方收支赤字严重,地方债务问题积重难返,随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的全面落实,这个矛盾越来越严重。毫无疑问,立足于区域财力均衡的角度,加快建设完善我国地方税保障十分有意义。本文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之后简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目前关于地方税的主要研究多集中于地方税的存在必要性和主体税种选择上。关于财力均衡的研究则更多地集中探讨区域财力均衡状况和一些促进财力均衡的手段。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三章是地方税与区域财力均衡的基本理论,本章对地方税与区域财力均衡问题进行了研究范围的界定,同时介绍了它们的内涵并对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度的解释。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是地方税与区域财力均衡的发展现状分析。这一章阐明了地方税和财力均衡的发展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地方税和财力均衡的关系进行分析。第五章是地方税对区域财力均衡影响的实证分析。本文首先根据相关知识和已有的文献数据,尝试构建了一个回归模型,然后收集全国31个省市近十年的数据,做好数据检验和模型设定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原因。结论显示地方税收入规模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地方支出规模进而促进财力均衡,同时地方税的收入结构对于财力均衡也有很大的影响。第四部分包括第六章。第六章是完善地方税建设的政策建议。本章根据之前得出的数据结论,立足于财力均衡视角,结合十九大精神要求,提出完善我国地方税建设思路例如扩大地方税收入规模、调整地方税收入结构,降低增值税的收入比重,增加所得税的收入比重同时培育新的地方税主体税种等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