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益广告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应用文样式,它涉及到整个社会以及每个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观念及行为,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意义重大。因此,对公益广告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我国对公益广告的研究多是从广告语言现象入手,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总结广告创作的语言特点。这种总结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而言当然是有益的、必不可少的,但对于广告创意这样一个诉诸灵感和智慧,以求新求异为生存要义的行业来说,其指导意义则未免失之薄弱。事实上,如何使公益广告在传达丰富信息的同时,又使这些信息被充分解读,从而实现公众利益和启发教育的目的,是公益广告创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恰恰可以在关联理论那里找到答案。笔者认为,结合中国语言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宏观地分析中英文公益广告语言的异同点,以及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制约,从而摸索出一些具有指导性的公益广告创作原则,也许更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从关联理论视角对比分析中英文公益广告。导入章节主要阐述本论文所选题的理由及合理性,研究方案怎样设计,怎样详细进一步开展研究。第一章回顾关联理论及公益广告的发展,以及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作者对本研究课题国内外现状及学术动态进行批判性综述,找出不足,为建立自己的研究方案打下基础;第二章在前一章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介绍本论文研究中所应用的关联理论的具体内容,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设计出自己的研究方案;第三章运用第二章介绍的理论,具体分析中英文公益广告案例,详细说明研究过程;第四章对获得的研究结果进行详尽的分析,并说明该研究的可信性,有效性和应用价值;结论章节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得出结论,说明研究的价值、意义及不足。作者选取中英文公益广告语料各150条,语料来自报刊、网络及电视中的公益广告用语。为保证语料的权威性,选取语料的报刊、电视、网络都具有权威性,比如《中国日报》,中国中央电视台,以及世界公益广告网等等。语料选取标准为广泛性和时代性。内容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交通安全、环保、反战等等;同时也注重时代性,如2008年奥运公益广告、关爱艾滋病患者公益广告等等。本论文对所选取的语料作了具体的描述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并得出结论。作为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首次运用关联理论对比分析中英文公益广告。这项研究会对中国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认知语用学以及关联理论的具体实践应用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