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祁连造山带是中国较为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一,除了镜铁山式沉积型铁矿外,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铜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或VMS)是主要的成矿类型。北祁连早古生代VHMS型铜多金属矿床按其成矿环境、赋矿岩石和成矿元素组合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与基性火山岩有关的“塞浦路斯型”VHMS矿床,主要分布在走廊南山北坡的火山岩中,以石居里沟为代表矿床,形成环境为弧后盆地扩张环境;另一类是与中酸性火山岩有关的“黑矿型”VHMS矿床,主要分布于北祁连造山带的东段和西段,以白银厂和尕大坂为代表,成矿环境与大陆裂谷环境或岛弧张裂环境有关。由于近年来对北祁连尕大坂地区的不断勘探,发现尕大坂和郭米寺矿床已达中型规模,认为这两个矿床对该地区“黑矿型”矿床的研究有代表意义。北祁连造山带的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主要分布在走廊南山南坡的火山岩带中。尕大坂矿田的矿床具有世界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典型特征,矿床集中分布,具分层性,围岩蚀变现象明显。这些矿床主要沿着大柳沟-白柳沟火山穹窿的蚀变带两翼的基性和酸性火山岩过渡带产出,严格受蚀变带控制。矿床含有热水喷流岩及其与之相伴的含碳黑色岩系,这种岩石组合普遍存在于热水喷流矿床中,称之为“双岩石组合”,是典型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的标志,并可作为判断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一种标志性岩石组合。矿床的成矿元素以Pb、Zn、Pb为主,矿石类型为Zn-Pb-Cu型或Pb-Zn-Cu型,属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将尕大坂矿田中的温度、盐度与世界典型黑矿型矿床对比研究后,认为该矿田成矿流体的来源可能是岩浆热液与海水的混合。本论文采集了尕大坂矿田中寒武世黑茨沟组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样,并做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测试。这些测试数据与收集的火山岩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属弧后裂谷环境,对阐明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矿特点和研究区的找矿前景具有指导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