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以活性污泥一号模型为理论基础对SBR/OSA工艺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并探讨污泥减量的机理。研究以SBR/OSA工艺为实验组,同时对照SBR工艺,两组装置运行230天其中稳定阶段为后100天。在确保两组装置出水稳定的基础上以SBR工艺为对比计算分析了 SBR/OSA工艺污泥减量效果。本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在确保两组工艺运行正常的情况下研究两组工艺的动力学参数,对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探讨污泥减量的原因。同时测定相应的废水组分,选取活性污泥一号模型通过GPS-X模型软件对两组工艺进行校正,之后再进行动态模拟,保证动力学参数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SBR/OSA工艺和SBR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基本达到一级A标准。其中SBR/OSA工艺的污泥表观产率为0.2039gMLSS/gCOD,SBR工艺的污泥表观产率为0.3252gMLSS/gCOD,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污泥减少了 37.3%。(2)采用批量OUR法测定两组工艺的动力学参数。SBR/OSA系统的异养菌产率系数YH为0.8192略大于SBR系统的YH0.8012,两组工艺YH无明显差异。同样两组工艺的异养菌最大比增长速率μmax也较为接近,SBR/OSA系统的μmax为5.6418d-1,SBR系统的μmax为5.157d-1。两组工艺的衰减系数bH差异明显,SBR/OSA系统的bH为0.3678d-1,SBR系统的bH为0.2077d-1。可以得出,SBR/OSA工艺的YH和μmax比SBR工艺略高,参数值相差不大,与污泥减量没有太大关系。而SBR/OSA工艺的bH是SBR工艺的1.8倍,这是造成污泥减量的主要原因。(3)通过劳伦斯-麦卡蒂方程对两组工艺测定出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简单的校核,结果显示,SBR/OSA工艺计算结果与实际实验结果相差15.1%,SBR工艺则相差17.7%。总体来说测定的动力学参数较为可靠。(4)选用GPS-X模拟软件中以活性污泥一号模型为基础进行简单扩展的Mantis模型对两组工艺进行动态模拟。校正后的模拟结果显示,SBR工艺模拟后的TP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可能是因为一号模型没有加入除磷这一反应过程,其他各项指标都与实际结果较为接近。SBR/OSA工艺的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很吻合,模拟效果很好。较好的模拟效果表明两组工艺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比较准确。本研究基于活性污泥一号模型,模型与参数的测定方法都较为简单,参数校正后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同时对污泥减量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对后续OSA工艺污泥减量的动力学参数研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