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芽生产废水产生于大麦制成麦芽的过程中,2016年我国麦芽生产废水总排放量达到2047万吨。国内外对麦芽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SBR工艺、CASS工艺、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气浮工艺等。其中水解酸化工艺在麦芽废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降解麦壳中浸出的难降解有机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并对水质水量的变化起到缓冲效果。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结合了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势,在麦芽废水处理中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效果稳定、占地面积小等优势。大连某麦芽厂日产废水6000吨,有升级改造的需要。本文对该麦芽厂的废水排放情况及原有工艺运行效果进行了考察,并进行了中试实验。在中试实验的指导下进行了实际工程的改造,并考察了工程运行的效果。根据原有生产废水水质水量的特点,提出基于水解酸化/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的中试设计方案。采用弹性精滤装置去除SS,厌氧池中采用交叉流填料,好氧池中采用悬浮填料形成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结构,通过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中试装置在-17~3℃的气温和3~8℃的水温环境下完成启动,好氧池内活性污泥的MLSS达到4000~5000 mg/L,填料上的生物膜量达到12 g/L,启动期间水解酸化池pH由6.7降到6以下。水解酸化池将B/C从0.6提升到0.68,提高了废水可生化性,并起到了很好的缓冲效果。对气水比和污泥回流比的探究表明,在进水COD为1200~2200 mg/L、氨氮15~20 mg/L,SS 800~1100 mg/L的条件下,中试装置的最佳回流比(R)为75%,最佳的气水比(G)为20:1,对COD的去除率效果可达到90%以上,出水COD低于150 mg/L,出水氨氮低于2mg/L,满足《啤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排入市政管网COD≤500 mg/L标准。中试装置可以承受1.33倍的水量冲击。对中试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使用芬顿法可以去除中试出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可以稳定地将出水COD控制在80mg/L以下,达到行业废水排入自然水体的COD≤80 mg/L的标准,处理成本为3.1元/吨。以中试结果为参考设计了麦芽生产废水处理系统的改造方案,并完成工程改造,在低温下成功启动废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期间经过水解酸化-IFAS工艺处理后出水COD保持在220 mg/L以下、出水氨氮少于5 mg/L,符合COD≤260 mg/L,氨氮≤9 mg/L的设计标准。改造工程完成后可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系统在正常运行下处理每立方米水的费用为2.28元,比原有工艺运行成本低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