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特征的有源配电网抗毁性的混沌特性研究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18903827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能源和配用电系统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发电装置、柔性可控负荷等有源设备广泛接入配用电系统中,配电网由无源电网向着有源电网演化,系统拓扑和负荷分布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随之提升,对系统的抗毁性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从系统抗毁性研究难点和关键问题出发,以无源配电网向有源配电网演化过程中拓扑演化与动态负荷分布的不确定性为研究对象,开展有源配电网时空演化模型、自组织临界状态变化机理、抗毁性的混沌特性等研究。主要包括: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有源配电网拓扑抗毁性研究。为研究储能电站“充电-放电”运行模式影响有源配电网拓扑抗毁性的内在机理,提出含储能电站的电网模型和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拓扑抗毁性分析方法。分析方法考虑了“充电-放电”运行模式对系统相称混合性的影响,分析故障后最大联通子图规模R、相称系数r、社团Q函数等变化关系,研究储能电站影响拓扑抗毁性机理。研究发现“充电-放电”运行模式导致相称系数r降低是拓扑抗毁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提出以改善拓扑抗毁性为目标的储能电站选址方法,以相称系数r最低和社团Q函数最大作为优化目标,实现对拓扑抗毁性的优化。利用IEEE标准测试系统,验证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基于连锁故障模型的有源配电网抗毁性研究。以有源配电网潮流分布不确定性为研究背景,提出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的连锁故障模型,结合潮流熵思想,研究潮流均匀性对连锁故障失负荷率Rloss的影响机理。建立分布式发电装置并网模型,量化分析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渗透率、并网位置对潮流均匀性和Rloss的影响。提出优化有源配电网抗毁性策略,通过识别影响潮流分布的关键节点,并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并网位置,提升潮流分布均匀性,提升系统抗毁性。利用IEEE标准测试系统,验证所提出模型和策略的有效性。有源配电网演化模型与抗毁性的混沌特性研究。为研究有源配电网的演化特征,提出有源配电网时空演化模型,结合链路预测算法,将有源配电网技术特征作为驱动网络演化变量,模拟无源配电网向有源配电网演化过程,分析演化模式对拓扑特征和抗毁性的影响,研究拓扑结构与运行模式威胁抗毁性的内在机理;采用相空间重构、Wolf方法、C-C方法研究演化过程中潮流熵与Rloss振荡现象,研究发现演化过程中潮流熵与Rloss表现出混沌特征;分析演化参数与Rloss的LEmax、奇异吸引子形态变化关系发现,调节演化参数可以调整电网的形态,实现对潮流熵混沌状态的控制,提出潮流熵与抗毁性的混沌调节判据,为有源配电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考虑负荷不确定分布的电压稳定性研究。为研究负荷分布变化导致抗毁性下降的内在机理,建立储能负荷模型,计算等量储能负荷分布于不同位置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节点电气介数与其输电容量裕度、电压稳定裕度正相关,负荷集中于电气介数小的节点是引发电压稳定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基于电气介数指标的潮流传输枢纽节点识别方法,利用IEEE标准测试系统,验证识别方法的有效性。提出考虑电压稳定性储能负荷调节策略,以电气介数作为储能装置的充、放电优先级指标,实现主动调节储能装置充电行为,降低负荷不确定分布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工程案例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相互依存柔性交直流混合电网抗毁性与保护策略研究。引入相互依存网络理论,提出柔性交直流混合电网模型,分析直流网演化过程中系统风险指标分布;开展基于交、直流网络间拓扑特征差异对相互依存网络抗毁性的影响分析;提出多端口直流电网的单向隔离保护策略与新型单向开断方式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拓扑结构方案;保护策略满足系统隔离保护要求,证明了单向直流断路器的拓扑结构和保护策略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数字微反射镜(DMD)是一款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SLM),它是基于微机电系统的理念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而被设计出来的,具有可编程、切换速度快、性价比高等优点,主要应用于数字投影显示。DMD结合二进制全息编码理论能实现对矢量波束的强度和相位的调控,当DMD结合空间滤波器、半波片和波束偏振位移器的使用时还能实现对矢量波束的偏振的快速切换调控。结构光照明显微(SIM)技术是一种超分辨宽场显微技术,在SI
学位
聚四氟乙烯(PTFE)由于具有优异的不粘性、耐热性、自润滑性和耐蚀性等特点被广受关注。但其最大的问题是粘结性差,且基体内分散程度低,因此在制备涂层的过程中难以跟金属基体牢固的结合。为了提升聚四氟乙烯的粘结性和涂层的耐蚀性能,本文探讨了聚酰胺酰亚胺(PAI)含量对PTFE不粘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硅烷预处理对涂层结合强度与耐蚀性能的影响,以及在硅烷膜中添加氧化石墨烯(GO)和功能化氧化石墨烯(f
由于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会形成大片的废墟,这些情况会给灾后救援带来很大困难。机器人协助救援成为一种比较高效且安全的救援形式。蛇形机器人是一种特殊的移动机器人,它细长的身体能深入狭隘空间,质量小且在机械本体上分布均匀,能够适应疏松路面等恶劣环境。蛇形机器人具有超冗余自由度,使其运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对环境的适应性很高。因此蛇形机器人比较适合协助救援。蛇形机器人在实际的灾后救援任务中往往需要
学位
期刊
六氟化硫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SF6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合式电气装备,其整机动静态绝缘性能取决于其统一系统内各组成元件及电气连接组件间绝缘性能的共同作用,以及全生命周期电、磁、热、力与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伴随GIS系统运行过程中复杂物理化学变化,其服役周期绝缘能力不可避免存在退化与劣化的演化,传统静态绝
电力机车用高频变压器、牵引变压器、牵引电机等电磁设备的铁心材料通常是由电工钢片、非晶合金、纳米晶体等磁性材料组成。随着铁路接触网工作环境不断复杂化,各类电磁设备铁心材料更加频繁地工作在谐波、高频等非标准磁化条件下,引起铁心损耗增加,振动噪声增大,运行效率降低。由于缺少非标准磁化下电工钢片复杂磁特性的实验数据,目前仍广泛采用交变磁化曲线和损耗数据近似评估产品电磁性能,精度有限。为实现非标准磁化下铁心
隔离开关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切合空载短母线时,触头间隙会发生数十次的电弧重复击穿现象,引起线路的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VFTO具有幅值高(最高可达3p.u.)、波前陡(3~100ns)和频率高(可达100MHz)的特征,是衡量GIS及其临近电气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