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农园是观光农园发展到一定时期出现的新类型,是适应社会需求的产物,是农业园功能和类型完善的必然产物。其主要以青少年学生为服务对象,提供农业认知、体验,了解农业和农村文化,是最有效的农业与自然的生态教学户外教室。基于文献研究,目前国内对教育农园规划设计的研究还不多,主要涉及对教育农园开发的思考、项目设置、对国外教育农园的介绍等方面。大陆目前以“教育农园”单独为主题的农业园形式还未出现,也没有专门服务青少年群体的以科普教育、农业认知、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的专类园。总之,我国教育农园的理论研究和具体的规划设计还处于初步阶段,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教育农园发展现状、趋势、存在问题以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教育农园的概念、功能、特点和景观的独特性。并对我国台湾地区的四个经典案例(台一生态教育农园、大安生态教育农园、竹耕教育农园、久大生态教育羊场)和大陆两个案例(霭雯教育农庄、慈溪大桥生态农庄)进行了分析比较,表明其都具有一定的地理和市场优势、明确的主题,项目设置和景观设计都强调了生态教育。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教育农园的规划设计模式,包括服务对象、设置方式、设置的条件和要素、规划设计目标、原则、理念、主题策划、功能和项目设置、景观营造等方面内容。本文以实践项目——安徽耘泰新乡村综合体“教育农园”的规划设计作为例证,从项目概况和条件分析出发,归纳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依据、理念,将园区分为德育乡土教学区、乡村娱乐活动区、花卉艺术体验区、农事操作体验区、果园观光休闲区、美丽田野探险区五个功能分区,并对道路交通、水利水系、服务设施、游览路线、绿化种植、景观体系等进行了专项规划设计,特别进行了教育与科普专项规划设计,以支持本文提出的规划设计模式,对今后教育农园的发展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促进教育农园在我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