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惯性杠铃不同运动方式训练对人体躯干等速肌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探讨不稳定性运动对腰腹核心肌力的训练作用,以指导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方法本文以26名在校本科男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摆动组和转动组,每组13名,分别进行为期8周的惯性杠铃摆动训练和惯性杠铃转动训练。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分别进行躯干等速肌力、静态平衡和躯干自动态平衡功能测试。测试指标包括:躯干等长屈伸肌力矩、60°/s和150°/s等速屈伸肌力矩,睁眼和闭眼站立时压心轨迹长度、压心轨迹包络面积及罗伯测试指标,坐立位自动态平衡指标:平均描迹错误(ATE)、分区描迹错误(S1-S8ATE)和稳定性指标(sta-index)。研究结果(1)躯干肌力测试结果:与运动训练前相比,摆动组和转动组的躯干等长屈伸肌力矩、60°/s和150°/s的等速屈伸肌力矩显著增加(P<0.05),与摆动组相比,运动训练后转动组的150°/s屈力矩显著增加(P<0.05);(2)与运动训练前相比,运动训练后摆动组和转动组在睁眼和闭眼站立条件下压心轨迹长度、压心轨迹包络面积和罗伯测试指标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训练后,摆动组和转动组组间比较也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3)与运动训练前相比,运动训练后摆动组和转动组的稳定指数和平均描迹错误均显著降低(P<0.05),各方向的分区描迹错误指标呈降低表现,其中摆动组以右前(S2区域)、左下(S5区域)、左后(S6区域)、左前(S7区域)四个方向的功能改善最为显著(P<0.05),转动组以左前(S7区域)和右前(S2区域)两方向的功能改善最为显著(P<0.05)。研究结论(1)惯性杠铃训练显著提高人体躯干等长与等速屈伸肌力,转动训练对躯干屈伸肌群力量的改善效果较好。(2)惯性杠铃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躯干肌群的运动控制能力,特别是左前和右前方位的运动控制,提高躯干部位的动态平衡能力,这可能是腹直肌,特别是腹外斜肌功能改善的结果,摆动运动训练对躯干肌群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3)惯性杠铃可以作为核心力量和稳定性训练器材使用,但在应用中要根据实际训练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惯性杠铃训练动作或训练动作组合,这对指导核心力量训练、提高核心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