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结构抗震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强度、刚度、延性)来抵御地震作用,即由结构本身储存和消耗地震能量,这是被动消极的抗震对策。目前国内外推荐的一些消能减震设计方法各有可取之处,但是这些方法均是重理论,轻实践;而且我国规范对减震结构的设计只是提出了原则性和框架性的规定,不易操作实现。因而对实际工程的指导意义受到一定限制,对于一般工程师,更是难以入手操作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对不同减震体系的应用及工程技术经济性对比更是不足。考虑到以上各方面因素,结合实际工程,提出针对同一工程采用粘滞流体阻尼器及防屈曲支撑两种不同减震体系的设计方法并对其工程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显得十分必要,同时也可以给结构设计人员提供一个参考的依据。本文对云南省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本科教学实训中心大楼的设计进行分析,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减震体系进行设计分析,经过深入的对比研究,使结构满足抗震性能设计目标的要求。研究内容如下:1、讲述了该课题研究的背景、来源、目的及意义,同时对不同减震体系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重点介绍了粘滞流体阻尼器及防屈曲约束支撑的基本概况。2、以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本科教学实训中心大楼二单元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对不同结构类型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该本科实训中心大楼做了基本介绍,包括工程的基本情况、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自然条件、本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设计采用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结构主要材料等。3、介绍了此工程中粘滞流体阻尼器的设计及计算分析。包括:(1)确定工程所采用的消能器类型、阻尼系数、阻尼指数、最大出力、最大速度、最大行程、滞回稳定性等性能指标;(2)介绍粘滞流体阻尼器在此工程中的设计方法;(3)用PKPM软件建模,并对抗震承载力进行验算;(4)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做出评价。4、介绍了此工程中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及计算分析。包括:(1)不同类型屈曲约束支撑的特性及应用范围的基本介绍;(2)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3)用PKPM软件建模,并对抗震承载力进行验算;(4)对相应的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的评价。5、对比粘滞流体阻尼器及防屈曲支撑这两种不同的减震体系应用在同一新建建筑中带来的不同影响。从设计及施工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结果做出评价。6、对粘滞流体阻尼器及防屈曲支撑这两种不同的减震体系在本工程中所带来的工程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价,解决目前最受关注的安全及经济性问题,为以后相关设计提供部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