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引来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信息技术价值观的思考。信息技术价值观指的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最基本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决定着教师的思维活动和外在表现。信息技术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一旦信息技术价值观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为了研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价值观现状,本研究在量的研究方面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研究的程序主要包括:编制问卷、发放问卷和分析结果;在质的研究方面采用深度访谈法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研究的程序主要包括:确定研究问题、设计初步的访谈提纲、抽样、进入现场并维持关系、实地访谈与记录、整理与分析资料和结果分析等。本研究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起因、研究意义、国内外概况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基本概念界定,理清了价值、价值观、技术价值观、信息技术价值观、科学的信息技术价值观等概念。第三章信息技术价值观量的研究,详细分析了信息技术价值观结构的确定过程,信息技术价值观量表的制定过程,并且对试测问卷进行了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及效度检验,保证了量表的科学性。然后用正式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章信息技术价值观质的研究,经过充分的准备,走近了教师,进行访谈并记录,从访谈结果归纳了几种典型的教师信息技术价值观。第五章信息技术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综合量的研究结果和质的研究结果,在科学的信息技术价值观基础上,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价值观现状进行了探讨,并且从价值判断、价值态度和价值行为的影响因素入手,按照不同的行为主体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培养策略。第六章后记中对本研究的效度和信度、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