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供水正面临缺口逐渐扩大,漏损率居高不下等问题,提高城市供水效率迫在眉睫。与此同时,以私有资本进入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城市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心也逐渐从引入资金转变为效率的提升。因此,评估私有资本进入是否带来了中国城市供水行业效率的提高,这关系到未来中国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也对未来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有界可调整模型(BAM,Bounded Adjusted Measure)从“量”和“质”两个维度测算了中国2000-2012年209个地级城市供水行业的效率和无效率来源,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私有资本进入对中国城市供水行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两种模型下,2000-2012年间供水行业生产达到技术前沿面的省(市)各不相同,上海是唯一的供水行业效率一直处于前沿面上的城市。(2)水资源丰富地区供水行业效率普遍较高,严重缺水地区的供水效率却普遍较低。(3)投入无效率是总无效率的主要源泉,动力投入无效率、劳动投入无效率和资产投入无效率的贡献依次递减且均占据了相对较大的份额。体现供水行业管理水平的漏损水则是无效率的另一个主要来源。(4)私有资本进入不但提高了中国城市供水行业的供水能力,而且同时提升了供水行业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了中国供水行业的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