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6月,我国首届“公共管理国际论坛”中提出要培养有世界眼光的MPA人才,这样的MPA人才需要具备行政、管理、公共决策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可见,公共管理作为国际论坛主题之时起,MPA人才即成为研讨重点,MPA人才的素质能力内容也深受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被众多MPA培养院校和公共管理部门密切关注。因此,MPA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内容以胜任公共管理工作,已成为MPA人才培养和管理工作中亟待探讨的现实问题。本文将研究视角锁定于MPA人才,并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来探讨MPA人才素质标准模型。具体研究过程如下:从国内外两个视角出发,选取了美洲的美国、欧洲的英国和法国以及亚洲的日本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各国的MPA专业学校排名为依据选取了该三国顶尖的MPA教育院校作为国外MPA教育院校样本,阐述了这些国家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规定和这些院校对于MPA人才的素质要求;综合考虑MPA专业的国内院校排名,选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三所国内知名院校作为国内MPA教育院校样本,并阐述了我国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规定和这些学校对于MPA人才的素质要求。继而通过文献研究,对我国MPA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内容进行关键词统计分析,总结出38条素质项目,从而为构建中国MPA人才素质标准模型奠定基础。以38条素质项目为主题,从重要性评定层面设计调查问卷,并根据问卷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MPA人才素质标准模型进行探索性分析,确定中国MPA人才素质内容结构和一级指标权重,尝试性地构建MPA人才素质标准模型。最后,探讨MPA人才素质标准模型分别在MPA人才培养、管理和自我成长中的应用,希望本研究能够为MPA教育院校、MPA学员所在的用人单位以及MPA学员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