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的相位信息来提取地表的地形、形变及其它土地信息。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主动式、高分辨率微波成像传感器,可以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目前已成为摄影测量和遥感领域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均用此技术在国土测量、军事侦察、地形测绘、水文观测、灾情预报、环境监测、资源勘探、导航、地形变化的监测等领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的InSAR数据处理的现状后,通过系统地介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给出了InSAR影像数据的处理一般流程。在InSAR影像数据处理中,配准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配准的结果对后续图像的处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重建地表的高程模型,必须对干涉相位图进行滤波处理,才能得到正确的高程信息。本文首先比较了几种配准方法,然后对ENVISAT-ASAR SLC数据特点和格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了基于卫星轨道的三级配准方案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配准,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此方案的有效和可行性。而在提高干涉相位图质量上,本文首先通过对噪声来源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当前的干涉相位图几种滤波算法,最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滤波处理,给出了效果评价,从而得出了这几种滤波算法适合用在何种地区及地表形态下的适应性分析。
论文主要有四大部分组成: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国内外现状;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基本原理及InSAR影像数据处理流程;InSAR复图像的配准和干涉相位图的滤波;本文的总结与展望。其中,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