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维护基站服务外包项目为例的维修人员配置优化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v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猛,用户无线网络使用感知日益提高。为了适应不断更新的维护基站技术需要,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水平,降低维修成本,通信运营商通常将维护基站工作以项目的形式一年一签外包给符合资质的维护基站服务商。作为承包项目的维护基站服务商在保证项目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维护成本是最关注的问题,科学地优化维修人员的配置是解决这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论文以P维护基站服务外包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排队论的方法,给出了该项目维修人员配置优化的方案。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和项目的维修基站工作流程。以项目服务水平主要考核指标——客户感知为切入点,结合客户感知的调查,分析出项目服务水平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维修时间过长,超出了客户等待忍耐时长。其次,通过介绍项目维修基站工作流程和客户感知调查分析,确认客户等待维修的时间与维修人员配置是排队模型关键要素,该项目维修问题可以视为一个排队伺服系统,运用排队论的方法对维修人员配置进行优化。随后对P维护基站服务外包项目的维修基站工作建立排队模型。收集故障和维修工作数据,检验基站故障发生到达和平均维修时间的分布,并通过排队模型计算出的各项指标结果,对各项指标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验证了项目在忙期和正常期两种情况下的维修人员配置不合理。最后,运用排队模型对项目的维修人员配置进行优化,给出了三种优化方案(1、调整基站故障维修小组有效因子;2、提升基站故障维修人员工作效率;3、合并网格增加区域内基站故障维修队伍),并对方案进行对比,最后项目选择调整基站故障维修小组有效因子为既能满足客户感知又能提升项目效益的最佳方案。本论文的研究改进了维护基站服务外包项目仅凭借过往项目经验来配置维修人员的管理方式。论文中运用排队论输出的维修人员配置方案,为项目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这也为后续类似的维护基站服务外包类项目或者是其他故障维修类的项目,提供了一个利用排队论优化项目人员配置的科学管理思路。
其他文献
TiN薄膜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硬质薄膜,在切削刀具、模具、地质钻探、纺织工业、医疗器械、汽车制造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其性能逐渐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通常,生物种群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食饵-捕食关系被认为是生态系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描述符合实际情况的种内或种间关系的动力学行为,在生物种群系统中应考虑Allee效应、恐惧效应、时滞、线性收获等因素.因此,本文建立了两类多因素生物种群系统并研究了其局部稳定性、Hopf分支及最优控制问题.第二章提出了一个具有Allee效应和线性收获的时滞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系统,其中浮游植物通过产
传染病学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近几年,一些突发疾病不但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且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由于短期内很难研制出针对这些突发疾病的有效药物和疫苗.这样,防止疾病大规模爆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专家给出科学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并将这些信息传播到每个人让他们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以免被感染.此时媒介影响就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具有媒介影响的反应扩散传染病模型.第二章建立了具
家族寒冷性荨麻疹中有一种家族患病与人类16号染色体上磷脂酶Cγ2(phospholipase C gamma 2,Plcg2)基因缺失20至22号外显子密切相关,这种缺失引发了多个白细胞亚群中信号传导异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水下网络的相关研究。但由于水声信道长延迟、能量衰减大的特性导致陆上成熟的网络协议不能直接应用于水下网络中。因此,根据水下网络的特点进行专门的水下网络通信研究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水下网络MAC协议是水下网络的关键技术,决定了水声信道资源的分配,其会直接影响水下网络的性能。本文系统介绍了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与MAC协议的相关内容,对
随着水声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关于水下组网的研究正在逐渐兴起。水下传感器网络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水下场景的应用,是由大量具备计算能力和声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网络系统,广泛应用在水下资源勘探、污染监测、灾难预警以及辅助导航等多个领域。然而,由于水下环境复杂且研究的时间太短,目前水下传感器网络的相关技术还不完善,仍有很多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水下网络跟陆地网络的通信环境截然不同,现有的路由协议无法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影响全身大、中动脉的慢性进展性疾病,脑血管狭窄和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以及严重存在形式。在老年人口剧增和城市化进程快速转变下,动脉粥样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同时具备精度高分辨率、全天候、穿透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的成像雷达。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SAR图像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多,高维的数据处理成为图像处理过程中的一大重点。数据降维技术是图像数据的特征提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由于SAR图像的每一个数据都是一个高维的数据集,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无法预料的“维数灾难”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维数对数据处理产生影响的问题,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各种处理时就必须要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排放不仅能够造成臭氧、光化学烟雾和细颗粒物(PM2.5)等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严重威胁。催化氧化技术在众多VOCs末端治理技术中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物等优势,成为VOCs末端治理最常用的技术之一。Co_3O_4材料兼具尖晶石结构和过渡金属的优异特性,常用做催化剂用于VOCs的催化氧化中
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由秸秆焚烧引起的空气污染。秸秆掺混改变地表糙率,减轻雨滴打击引起的土壤结皮,影响降雨产流过程及坡面水流的流速和水动力学参数。表征坡面水流水动力特征的流速和水动力学参数是影响降雨侵蚀和产流输沙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总量为160 mm的降雨过程中,不同秸秆掺混量(0(对照)、2、4、8 t/ha)、降雨强度(80、120、160 mm/h)和坡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