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以下简称为《守则》)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意义。虽然当前对这一群体的培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存在脱离中小学生实际、与《守则》的贯彻实施相互分离、缺乏长效机制等突出问题。为增强中小学生群体培育的效果,必须将抽象、普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制度化和生活化。《守则》以“近、小、实”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内涵具体化,以规范的形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提供制度保障,同时符合中小学生内在思想矛盾转化过程,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和生活化的有效方法。因此,《守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事实上,《守则》的贯彻实施过程就是培育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发挥《守则》的培育功能,必须把握《守则》实施的正确方向,通过落实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三大原则确保《守则》落实到位;在实践中树立合力育人的理念,既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家庭、社会的积极性,确保《守则》落细、落小、落实,从而达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