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对巴戟天药材Morindae Officinalis Radix的生药学鉴别、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进行研究,进而达到以下目的:(1)建立简便易行的生药学鉴别方法;(2)考察不同产地巴戟天的总黄酮含量;(3)建立巴戟天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4)建立巴戟天中蒽醌类成分指纹图谱;通过考察不同产地巴戟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药材的品质,探讨巴戟天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同时为巴戟天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巴戟天的生药学鉴别:采用基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的方法对不同产地巴戟天进行研究。巴戟天原植物为藤状灌木,叶对生,长椭圆形,叶面深绿色,幼时常带紫色,全缘,托叶膜质鞘状。花序头状排列于小枝顶端,肉质花冠白色。药材根肉质肥大,圆柱形,呈念珠状,表面灰黄色或灰黄棕色,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根横切面皮层外侧石细胞长方形或类长方形,单个或数个成群,断续排列成环。药材粉末中可见石细胞、木纤维、薄壁细胞(部分含草酸钙针晶)、导管、针晶束、木栓细胞。薄层鉴别可见不同产地巴戟天与对照药材均有相同主斑点,但不同产地样品部分斑点有无及颜色存在着差别。巴戟天的生药学鉴别特征明显、稳定,可作为鉴别巴戟天药材的依据。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本实验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不同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固液比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筛选了巴戟天药材中总黄酮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固液比1:30、75%乙醇超声提取30min为提取巴戟中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巴戟天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范围为1.30-2.81mg/g。本文建立的提取方法稳定可行,分析方法简易、耐用,可较快分析巴戟天中总黄酮成分的含量。甲基异茜草素的含量测定: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样品在WatersC8(4.6mm×150mm,3.5μm)色谱柱(柱温30℃)上梯度洗脱70min,280nm波长下能得到理想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甲基异茜草素在浓度0.2484-6.2100μg·mL-1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29.96X-6.3683,r2=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4.56%(n=6),RSD为2.01%。新建立的巴戟天甲基异茜草素含量HPLC测定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巴戟天中甲基异茜草素含量测定。不同产地巴戟天中甲基异茜草素含量有差异,以五华产地最低,其他产地的含量较高。蒽醌类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用氯仿直接回流提取蒽醌类成分,建立了巴戟天蒽醌类成分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巴戟天的蒽醌类成分指纹图谱中有8个峰为18批样品所共有,为特征指纹峰,不同产地栽培的巴戟天之间的指纹图谱相似性较高,但与3批野生巴戟天药材的相似度较低,同为五华产地巴戟天野生与栽培品种巴戟天指纹图谱色谱峰的个数及共有峰的相对丰度有差异。本文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作为巴戟天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