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究竟会不会终结?——丹托“艺术终结论”批判

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y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17年在海德堡,黑格尔在自己的美学演讲中,提出了令西方美学界震惊的“艺术终结论”,他用振聋发聩的思想首度预言,艺术已经成为过去,艺术的职能已不复存在。
  “艺术终结论”的本质,实际是依托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艺术哲学。黑格尔认为,艺术存在于人类自我意识中的第三阶段:“绝对精神阶段”,在绝对精神阶段中,人类对真理的认识由艺术到宗教到哲学,艺术是通过使用感性手段来呈现真理的最初阶段,只有发展到哲学阶段,人类的主体、客体、感性与理性才得到统一。当绝对精神进入到哲学范畴,艺术的使命便寿终正寝。黑格尔认为在哲学的维度中,人的精神是最自由的,哲学用纯粹思辨、纯概念的方式来把握绝对精神,精神的主体无限性得到完全的发挥。
  阿瑟·丹托留在西方艺术批评史上最重要的理论,则是通过将其自身置于当代西方20世纪后半期的历史变化和艺术思潮的客观环境中进行深度反思,提出了延伸黑格尔关于美学批判的“艺术终结论”理论,并最终完成了黑格尔——海德格尔——阿多诺——丹托的艺术哲学评价体系,从而将黑格尔仅限于哲学的“艺术终结”思辨,结合进当代美学与艺术批评的现实语境之中。
  西方美学史上著名的“艺术终结论”,历经了黑格尔、海德格尔、阿多诺,直到丹托,形成了“艺术终结论”的完整话语体系。黑格尔首先认为,艺术终结于“哲学”;阿多诺虽然并未明确提出艺术终结于哲学,但是其论点与他的非统一性哲学不可分离;而丹托则以更高的角度将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进行反思总结,认为艺术终结于哲学意识。无论是哪一个观点,都说明了,艺术终结不仅是艺术自身的问题,同时还与哲学密切相关。因此,要真正理解艺术终结的含义,必须理清艺术与哲学的内在关系、外在联系。
  从黑格尔到丹托,“艺术终结论”始终是西方美学界与艺术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之一。“艺术终结论”的提出与完善对于当代西方艺术发展、艺术本质的研究、美学的阐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我们应该看到,从哲学对于艺术进行界定的那一天开始,理论的思维便唯心化了,“艺术”与“美学”在哲学的口中从诞生起便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价值与精神使命。
  如果艺术史是不断否定自身的历史,那么,在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中,也许明天的艺术会以崭新的姿态来否定今天的终结。而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如果艺术是以反映人类绝对精神为主任而存在,那么只有人类的绝对精神存在,艺术便不会消亡、不会停止。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着能源供应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了缓解这些压力,推动车用生物燃料乙醇汽油发展和应用传成为诸多国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生物燃料乙醇产业政策在生产端、推广端和监管端的制定和实施,对促进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美国为借鉴,通过整理、比较国际上生物燃料乙醇产业政策的发展经验,与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政策的演进历程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再通过对国内外政策发
学位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各项改革任务的持续推进,社区治理的结构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前沿阵地”,而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更是社区治理的领导核心。因此,如何更好的将党的领导嵌入社区治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整合社区资源、完善服务方式、创新治理机制等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背景下亟待研究的
学位
学位
在马克思哲学中,市民社会理论呈现出一条枢轴性质的线索,因而在创立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意义重大。本文以追寻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为逻辑起点,着力探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生成、整体形象与历史意蕴等,旨在破解这一理论难题:市民社会何以成为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哲学思考当以生活为依归,本文还追踪当代思想家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拓展和深化,最终切入当下,思考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在中国现代
学位
学位
在传统文化体系中,精英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科技日渐先进,消费时代已经降临,大众对于美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当审美以消费品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精英文化便逐渐泛化到大众生活中了。在这场审美泛化过程中,大众文化迅速崛起,文化随之走向多元。大众文化将审美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现代都市大众普遍的文化消费形式,而最为人们所欢迎的便是影视作品这种新型的审美消费方式。大众文化迅速席卷整个世界,丰富了人们的娱
学位
楚文化是在荆楚大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它在吸取了其他文化之长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特征。古代时,楚文化长期在南方地区占主导地位,并不断向东南西北浸染,历时发展,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人以其艰苦卓绝的奋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将它不断推向高潮,最终以其鲜明的特色、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强大的影响力而著称于世。然而进入现代,楚文化并没有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又囿
学位
符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交流方式,是传达信息的载体,是情感表达的手段。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符号化的思维和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未来主义服饰成为一种满载着文化信息的既定概念的符号,彰显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审美文化特征。不论是在文化观念上,还是在设计的色彩、质料和配饰等方面,未来主义服饰都诠释着自己新的理念。本论文旨在从符号学理论的角度,以未来主义服饰符号为插入点,对符号及其在未来主义服饰上的应
学位
2000年,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带动了老年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电视广告可以为老年消费市场作出更大贡献。但由于市场普遍存在轻视老年人消费能力的现象,很多大众化商品的电视广告中很难找到老年人的身影。这种偏见遏制了广大老年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隔绝了老年人与大众化商品之间的市场联系。同时,在我国现有的电视广告中,出现的老年形象也大多不尽人意。在人物关系上,他们大多以依附于年轻人或者被年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