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有多种方法,“比较”便是其中基本的方法之一。它也是人类认知领域中共同的思维方式,并且在世界多种多样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因此,比较句不仅在句法结构类型上丰富多样,在语义及语用上也有着复杂的变化。对比较句的研究,前人时贤做过不少工作,但对比较系统中否定比较句式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通过整理前人研究成果,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借鉴关联理论、主观性、范畴理论、隐喻等相关理论去考察否定比较句式“A比B还不C”和“A还不如B C”的功能与用法,在研究句式“A比B还不C”和“A还不如B C”各自功能的基础上,初步探求两者在用法上的异同。首先,梳理与总结相关比较句的研究现状以后,对否定比较句“A比B还不C”进行分析,包括该否定比较句的结构分析,主要从A、B为同一形类,A、B不同形类的情况和比较值C的语言形式三方面进行考察。该否定比较句的语义分析主要从构式义出发,分析出“还”字起强调语义的作用,“比”字表示逆向反差之比,该句式表示语义层次的上升,并从“不+C”的语义联想方面进行了探究。该句式的语用分析方面,主要从预设信息、语境条件、反预期的语用功能、关联理论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考察。其次,对否定比较句“A还不如B C”进行分析,主要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A、B为同一形类、A、B不同形类的情况和比较值C的语言形式三方面进行考察。在语义方面,从构式义出发,把“A还不如B C”分为肯定句和疑问句的情况。多数的“A还不如B C”为肯定句式,疑问句式一般不常用于日常交际。因此,疑问句式的语言事实相对较少。考察发现,疑问句式的“A还不如B C”和肯定句式的“A还不如B C”语义偏向是不同的。对该句式的语用分析,主要从预设信息、语境条件、反预期、关联理论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最后是论文的重点部分,即“A比B还不C”和“A还不如B C”构式的比较,这里主要侧重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对比。两个句式语义方面的相同点主要从比较关系的转变、主观性、比较值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语义方面的不同点,主要从语义指向的不同、量级差异程度的不同、对称与不对称的问题及不对称的限制因素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