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随机双盲的病例对照研究,对入组病例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治疗效果、骨痛积分、血清电解质离子浓度、血清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肝肾功能、骨密度扫描、双髋关节MRI等进行对照,观察补肾健骨法对预防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中医药预防及治疗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症提供临床依据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病例对照研究,将37例需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观察,并按肾病综合征的经典治疗方案(1mg/kg·d)给予所有的患者相同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补肾健骨中成药,对照组患者加用安慰剂药物,观察两组在入组时和治疗半年后中医症候、治疗效果、骨痛积分、血清电解质离子浓度、血清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肝肾功能、骨密度扫描、双髋关节MRI的变化,以观察研究补肾健骨法预防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中医药预防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和方法,并了解本药的适应症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程方面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的疗效(84.11%)优于对照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痛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腰椎、左髋、右髋三个部位的骨密度扫描,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改变不明显,而对照组其数值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股骨头坏死者共有2例:对照组1例,治疗前正常,治疗后出现股骨头坏死;治疗组1例,治疗前出现股骨头坏死,治疗后正常。1年后随访时的检查与治疗后比较,结果没有差别。在治疗组中,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ALB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Ca水平比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ALP、CHOL、ALT、 CREA、 HGB水平均属于正常范畴。结论:补肾健骨法可显著改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的临床症状,在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后,与未使用该治疗者相比,使用者其骨密度值下降可不明显。说明补肾健骨法预防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