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寻找中外后卫的能力差距,针对性提高中国后卫的训练和比赛能力为目的,采用RSR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录像观察法,结合2017-2018 CBA季后赛32场比赛,从篮球比赛常规统计指标数据入手,对中国后卫与外援后卫的攻防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1)中国后卫进攻能力平均RSR值为0.376、防守能力平均RSR值为0.362、攻防能力平均RSR值为0.356;外援后卫的进攻能力平均RSR值为0.625、防守能力平均RSR值为0.605、攻防能力平均RSR值为0.605。数据表明,中国后卫与外援后卫相比,攻防能力均弱。(2)进攻能力方面,进攻RSR值排序表中前8名全部为外援后卫,指标比较中,国内后卫与外援后卫只有投篮命中率和进攻篮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无论高优或低优,中外后卫指标数据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5),外援优势明显。国内后卫仅在低优指标的场均失误次数上比外援少,原因与中国后卫场均上场时间短、持球时间少有关。统计数据结合定性分析认为,本土后卫进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后卫比赛过程中的得分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靠中距离投篮得分,个人突破能力弱,尤其在突破过程中受防守队员干扰容易出现失误,比赛中对三分出手的机会把握不够果断,活动位置相对狭小,进攻目的性不明,传球助攻的机会把握不及时。(3)防守能力方面,防守RSR排序表前8名球员中,本土后卫只有睢冉一人,防守RSR值为0.52,位于B级第四位,其余中国后卫都在8名以外。其中,防守篮板球外援优势明显,中外后卫防守篮板球指标数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指标外援后卫与国内后卫数据差距不是很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外援后卫整体防守能力高于中国后卫,所以在防守能力RSR排序表中外援排名整体靠前。数据结合定性分析,本土后卫防守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拼抢篮板球意识不强,判断不准确,行动不够积极。(4)攻防综合能力方面,外援后卫排名第一为北京队的杰克逊,RSR值为0.67,中国后卫中攻防能力RSR值排名第一的为浙江队的林志杰(台湾籍球员),RSR值为0.43,处在整体攻防能力B级第六位,其余中国后卫球员攻防综合能力等级均在C级至D级。结论:2017-2018赛季,CBA联赛8强球队后卫身体形态与外援不相上下,在上场时间和场均得分方面,8强球队后卫与外援差距明显,本土后卫的作用相对于外援较弱,每分钟得分效率较低;进攻能力方面,联赛8强球队后卫群体弱势明显,进攻RSR值较低,得分手段单一、进攻失误次数多,助攻能力不足;防守能力方面,主要差距为争抢防守篮板球能力不足;整体RSR攻防能力方面,外援整体性优势明显,等级排位高,8强球队后卫处于低等级攻防均衡状态。其中,进攻能力不足是影响8强球队后卫攻防能力排位更重要的原因。建议:一要培养本土后卫的自信心,思想上不要过分依赖外援,要有后卫逐年提高的训练计划和安排,培养本土后卫敢于当担的意识,该攻则攻、该投则投,机会面前不要犹豫,以此不断提高国内后卫的自信心和个人能力。二要针对性提高后卫的实战能力,加强技术的全面性训练。本土后卫在弱防守面前,有较高的进攻成功率,一旦防守强度提高后,多数本土后卫就失去持球攻的能力,为此应加强实战模拟训练,提高球员在复杂防守环境下的进攻稳定性,培养后卫运动员面对高强度防守敢打敢突的意识,提升防守干扰中的投篮技术运用能力和抗干扰投篮能力。三要加强体能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体能训练是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体能和核心力量训练就没有身体对抗和技术应用的基础,会造成防守困难、进攻不力的两难境地。全面加强体能训练,既是提升国内后卫攻防实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减少无谓犯规和失误的重要举措。四要针对性提高防守弱项。要改变国内后卫只退防不冲抢篮板球的习惯,在注意攻守平衡的基础上,应增加拼抢篮板球的人员投入,后卫拼抢篮板球一方面要有积极的态度和意愿,另一方面要提前预判落点,及时抢占有利位置,这是提高拼抢篮板球能力的重要方法。五要提高球员攻守平衡能力,一名优秀后卫的能力不仅体现在进攻方面,在防守上也要同样出色。攻守失衡终归是能力缺陷的体现,无论“攻强守弱”还是“守强攻弱”都有局限性,只能成为角色球员,在重要比赛或比赛的关键时间段总有一方面会给球队造成困难或伤害,因此,要培养国内后卫向全面性、高等级的攻守平衡型方向发展。六要注重“就近”学习提高。中国后卫与外援后卫既是对手,也是队友。掌握国外优秀技战术,虽然可以选派部分有潜力的年轻球员到其他国家学习、培训、提高,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在国内通过俱乐部把外援“请进来”的渠道,同样可以提高训练水平,保证训练的先进性,中国后卫应该珍惜“就近”学习的机会。综上所述,只有通过针对性训练,补短板、发展综合能力,才能提升中国后卫的攻防实力、攻防等级和综合实力,对此俱乐部、运动员、教练员都应给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