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需要日趋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提高服装舒适性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一大保障。目前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研究集中在假人客观评价与真人主观评价,暖体假人结构还在进一步完善中。针对暖体假人“Walter’,无法实现非均匀出汗而导致测量结果有误差以及无法进行局部热湿舒适性评价等缺点,本课题从真人实验的非均匀出汗皮肤角度出发,对真人局部热流密度、非显性出汗率以及皮肤温湿度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对局部热湿阻进行计算并与假人测试结果之间建立关系,使假人能够实现局部热湿舒适性评价,真人能够通过局部进行总体热湿舒适性评价。本课题在确定实验条件的情况下,选择4名受试者与4套适合实验条件(环境温度13℃/相对湿度35%)的服装在3种活动状态(坐姿、站立和行走2km/h)进行真人局部热流密度、非显性出汗率以及皮肤温湿度测量,分析活动状态对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所选的活动状态对人体个别部位的热流密度和非显性出汗率产生显著影响。并且活动状态对总热流密度产生显著影响,但是不同活动状态总非显性出汗率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人体在舒适环境中,人体热调节主要依靠干热进行,人体皮肤表面的非显性汗液蒸发量是相对稳定的值,当干热调节无法满足条件时会产生液态汗进行人体热调节。另外,利用暖体假人对4套服装的散热量和出汗量进行测试,在真人测试局部热流密度、非显性出汗率与假人测试结果之间建立比值关系。对真人测试服装局部热阻和湿阻计算得到结果后,分析活动状态对各部位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总结果的影响。研究显示,真人测试站立状态上半身服装局部热阻>坐姿/行走。服装局部湿阻在背、胸和上臂这一水平线上坐姿状态<站立,其他部位均高于站立状态,且动态湿阻低于站立湿阻。最后,在真人测试局部热、湿阻与假人测试结果之间进行线性拟合,上半身的相关系数除个别部位外均在0.75±0.20,下半身相关系数在0.50±0.20,手臂部位服装湿阻的拟合相关度较低。真人测试总热、湿阻与假人测试结果之间进行线性拟合。总热阻拟合相关系数达到0.78以上,湿阻的拟合相关度达到0.95左右。研究显示,真人与假人局部测试结果以及整体测试结果之间存在确定的线性关系。本研究在局部与整体热湿阻之间搭建了关系,并且为设计非均匀出汗皮肤的暖体假人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