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之谜是国内外基金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的封闭式基金也深受高折价之苦,从而导致了封闭式基金市场发展陷入瓶颈。分别从市场有效假设和行为金融学理论出发,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存在着不同的解释。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不同环境下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有何变动?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与投资绩效之间的关系如何?能否根据基金折价率来选择基金投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选取了2006至2012年间22只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数据,试图针对中国封闭式基金市场高折价现象的独特现象,找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就这些因素对基金折价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在不同的牛熊市环境下分别考察这些影响因素。笔者发现,封闭式基金的剩余存续期、单位净值收益率、累计净值以及市场指数均能显著的解释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其中封闭式基金的剩余存续期、单位净值收益率与折价率呈正相关关系;封闭式基金的累计净值和市场指数与基金折价率呈负相关关系。只有从噪声交易的角度而无法从理性预期的角度来解释其中某些现象。在牛熊市不同环境的分析中,封闭式基金的单位净值收益率与折价率在牛熊市有着不同的影响:在牛市中,两者为负相关;在熊市中,两者为正相关。这说明在熊市中,噪声交易现象更为显著。利用基金价格偏离实际价值的现象,可以对高折价的封闭式基金进行有效投资,从而获得超额收益。本文从经典的三大指数模型出发,分析了封闭式基金的投资绩效,并将其与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与其投资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套基于封闭式基金折价率的投资策略,即根据高折价率反映的封闭式基金投资绩效被低估的情况,找到这些被低估的基金,加以投资,可以获得高于市场的收益率回报。最后根据历史数据检验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