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作为园林设计核心内容之一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营建越来越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居住用地不断增加,国民对其居住生活环境的标准也不断提高,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因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目前关于植物的研究领域要么偏重于理论研究,对实际的指导作用不强;要么停留在大尺度的规划层面;亦或是专注于小尺度的尺寸设计,针对以上现状,本文尝试从案例出发,从植物景观的意象出发,对植物空间营造的配植手法开展调查研究。在相关文献阅读、资料收集的前提下,选择以植物空间营造为主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实地调查与图像的采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其共性和个性,总结出园林植物空间的特点和类型,及其在小区中的应用,以及其植物空间的五种意象(空间、路径、焦点、节点与边界)及这五种意象形成的一般形式,为营造高质量的小区园林植物空间提供基本依据。园林景观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与混合式,作为园林景观一部分的小区植物景观也可以分为这三种形式,而第三种形式是由前两者结合而成,因此,本文选取了规则式与自然式两种形式的小区进行研究。在查阅大量相关参考文献基础上,实际考察了14例以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为主的案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其中龙湖7例,绿城2例,宏宇1例,山水文园1例,万通1例、融创1例、泰禾1例。本文以这些小区为例,分析小区植物景观空间意象五元素形成的一般配置模式。调查发现在小区中都存在开敞空间的布置,这种空间的营造可以是草坪营造简洁干净的氛围,亦可以是宿根花卉创造山花烂漫的景观。作为空间围合作用的边界的配置不管是规则式还是自然式的,多采用的是乔灌草多层混交的模式,林冠线与林缘线都尽量曲折多变。作为贯穿各空间序列的路径的配置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为林下空间的营造,大乔木与草花地被的配置,创造城市森林的感觉;另一种为花径装饰路径点缀修剪成球的灌木,打破路径的单调,增加游览情趣。作为空间序列重要组成部分的节点的配置也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乔灌草的多层配置,形成丰富的植物空间,观赏草的点缀使其更添一份浪漫情调;第二种为简洁的草花与景观树的结合。而焦点的配置多与铭牌墙相结合,用色彩鲜艳的花卉烘托气氛,旁边陪衬以球形灌木及小乔木等,在其背景常以常绿树种衬托前景。本文最后通过图形表达的方式形象地把各个空间意象典型的配植方法介绍出来,以便实际操作中对苗木的配植规律有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