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环境温度对小鼠角膜上皮创伤后修复过程的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用机械创伤的方法对7~9周大雄性C56BL/6小鼠双眼角膜上皮进行创伤,后均分成三组,分别进行常温、低温和高温处理;在0h、3h、6h、12h、18h、24h、30h取出完整的角膜,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染色和观察:使用PE-anti-CD31(PE-PECAM-1)对角膜缘血管进行荧光染色并使用Delta Vision Core进行观察和记录血管主干直径的动态变化;使用FITC-anti-Gr-1以及DAPI对角膜嗜中性粒细胞及细胞核进行染色,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嗜中性粒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情况;使用DAPI对角膜上皮增殖的基底细胞核进行染色,并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记录基底细胞的分裂情况;DAPI进行荧光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获取角膜上皮层损伤面积和角膜上表面轮廓,使用相关软件计算出角膜上皮的愈合率。 结果: 环境高温和低温对小鼠角膜上皮创伤后修复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缓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两个实验组的再上皮化过程和炎症反应都受到了抑制。表现为上皮表层愈合延迟、上皮基底细胞分裂数目降低、血管扩张程度减小以及嗜中性粒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受抑制,而且极端低温的作用更为明显。 结论: 环境中的高温和低温都延缓了角膜上皮创伤的修复,且低温的作用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