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护理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而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医院的运营发展以及上海市医疗卫生体系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医院规模日益壮大、民众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已不同以往,良好的护理人力建设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医疗服务团队整体的功能。目前上海市护理人员的配置仍相对匮乏,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偏低,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中专及大专学历为主;职称结构配置方面,以初级职称为主,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比例偏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风险高,需接受相关的专业教育与培训和各种检查、考核,加上护理人员的报酬偏低、工作不受重视、发展前景有限等,使护理人员的流失状况严重。近年有许多针对护理人才流失、离职原因以及在职教育等方面的个案研究,但未见区域的系统性研究。为此,有必要针对上海市护理人员队伍稳定与开发进行相关研究,以期能为完善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相关的决策依据,促进上海市护理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升、护理管理更加完善,使人们能够得到适宜的预防、治疗、康复或临终关怀,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市各级医院一般状况、护理人员配置与流动状况、各级医院护理专业医学教育与培训状况与护理人员工作状况,并针对护理人员配置、教育和培训以及人员流失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文献查阅分析、机构抽样调查和两次专家咨询等。通过文献查阅分析,获取近十年国内外研究及上海市卫生统计年鉴、相关报表等资料;通过随机抽样调查获取10所三级医院、20所二级医院和2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并随机抽取上述医院30%的护理人员,调查他们的一般状况、工作状况、在职培养以及职业心理状况等;参与专家咨询的人员主要包括上海市的护理管理专家、护理专家及护理教育专家等,主要就护理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开发建议征求意见。三、主要研究结果(一)医院护理人员配置需改善目前上海市护理人员队伍中,护理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未达到《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规定,此外上海市医院床护比,尚未达到2006年卫生部的配置标准(0.6人/床);服务质量方面,上海市医院护理质量的控制力度仍有待改善。调查显示上海市护理人员近1/3为非在编人员,学历以中专为主,中、高级职称比例低,可能在获得发展机会之前已转岗或离职,人员工龄较短且流动性高。改善护理人员配置,提升护理人员的学历、专业技术层次,合理增加编制是护理队伍发展与稳定的关键。(二)护理人员在职培养需着重实效上海市护理人员在接受最后一次的在职学历教育中,以自学考、成人高校及夜大学的不脱产学习为主,主要学习护理专业、并以攻读大专学历为主。护理人员接受在职学历教育的动机是为了自我提升和满足工作需求,仅有五成的护理人员认为医院对于护理人员在职学历教育提供了协助与便利及设有奖励制度。上海市各级医院的护理人员中,74.52%接受过继续医学教育,而最近一年接受过在职进修者则仅占0.07%。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与在职进修主要以学习护理专业技术为主。上海市护理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评价不高,满意率(认为好或较好的比例)为44.01%,最近一年在职进修的效果评价为较好的占63.50%。调查显示,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在4年间发表的人均论文数最多(平均为0.29篇/人);调查也发现,仅23.20%的医院护理人员接受过论文撰写方面的培训。(三)护理人员职业心理状况值得关注上海市护理人员对于工作伙伴的满意度最高,对于报酬与福利、社会认同的满意度较低;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程度较高。而且,二级医院的各项满意度最高、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程度最低,三级医院对于报酬与福利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最低,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的程度最高。城区与郊区相比,城区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总体职业心理状况比郊区同类医院明显较好。总体而言,上海市护理人员的职业心理状况未达到较好状态,值得医院管理者、卫生改革制定者的关注。四、政策建议1、在合理定编的基础上,医院管理者应当继续鼓励在职护理人员参与学历教育,协助护理人员提升学历及技术水平,在改善护理人员学历结构的同时,提升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能力。2、医院管理者应依照护理人员的年资、能力、教育背景制定适当的职业发展规划,明确职业发展的机会与方向;增设院级护理科研项目,鼓励护理人员进行科学研究,促进护理工作引入新思维、新技术,并充分发挥高学历护理人员的骨干作用,以留住资深护理人才、改善护理人员职称结构。3、医院和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护理人员劳务报酬的合理分配并严格实施同工同酬制度,以保障合同制护士的劳动权益及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报酬与福利的公平性和对护理职业和医院的忠诚度,稳定护理人员队伍。4、护理管理者必须加强培养年轻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责任意识及全局观念,提高抗压能力;同时关注下属的切身需求,协助他们解决家庭与工作中的冲突,定期举办护理人员家属的表扬活动,增强家庭的支持力量。通过关注年轻护理人员的职业心理发展,以稳定护理队伍、提高中青护理骨干的比例,提升护理队伍整体素质。5、医院应增加护理人员的学习和进修机会,提高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对内改善同事对护理人员的印象,强调护理人员的专业功能性;对外利用书面或短片,通过报纸、媒体等形式定期宣导,双管齐下积极宣导、树立护理人员的良好形象,使护理人员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提升自信心。6、医院管理者应做好护理人员的离职记录,及时分析离职原因,为改善护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以缓解护理人员的流失、减少医院医疗风险与卫生资源的消耗。7、护理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与在职进修应重视培训目标的设定和实施计划的拟定,使之更适应工作需要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并加强对教育过程及结果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