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动态环境下智能车辆行为决策研究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5次 | 上传用户:xiaotao_8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区动态环境下智能车辆需要与其他车辆协作行驶,理解其他车辆的驾驶意图并表现出合理的驾驶行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决策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智能车辆的行驶性能。本课题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区真实交通环境无人驾驶车辆关键技术与平台研究”(91420203)为依托,研究城区动态环境下的智能车辆行为决策问题,针对车道行驶以及无信号灯十字交叉口两大典型场景展开研究。针对行为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有限状态机(FSM)与部分可观测马尔科夫过程(POMDP)的行为决策模型,将复杂的智能车辆行为决策问题分解为基于FSM的横向决策问题与基于POMDP的纵向决策问题。基于FSM的横向决策模型将智能车辆的行驶过程限定为有限种驾驶行为,并通过加入换道准备这一特殊驾驶行为,将理论模型与真实环境相匹配。基于POMDP的纵向决策模型考虑了交通场景中其他车辆驾驶意图的不确定性,生成加减速等速度决策指令。在此框架下,智能车辆主要依靠速度调整与交通场景中其他车辆协作行驶,所表现出的驾驶行为是稳定且可预测的。针对模型求解问题,建立了基于策略生成-策略选择的求解机制,通过简化候选策略生成过程和状态转移模型以降低搜索空间,并结合多目标决策评价模型对横纵向决策问题进行求解。在模型求解过程中,存在其他车辆驾驶行为识别、交通场景预测以及多目标决策评价函数制定三大问题。针对其他车辆驾驶行为识别问题,将其他车辆的驾驶行为分解为车道行驶下的换道与车道保持和路口区域中左转、右转、直行、停车等横向驾驶行为,以及加速、减速、匀速行驶等纵向驾驶行为。由于驾驶行为识别的目的是应用于行为决策系统,选取了智能车辆可观测的状态量(例如速度、航向角等)作为驾驶行为识别模型的输入,针对横向驾驶行为识别问题,建立了基于高斯混合隐马尔科夫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的机器学习分类器,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针对交通场景预测问题。在横向驾驶行为识别模型基础上,基于高斯混合隐马尔科夫模型,分别针对车道行驶以及无信号灯十字交叉口场景建立了纵向驾驶意图识别模型。考虑行驶舒适性约束、智能车辆候选横纵向策略以及当前横向决策状态,建立了交通场景中其他车辆的驾驶行为预测模型,预测给定周期内整个交通场景的演化情况。针对多目标决策评价函数制定问题,考虑车辆特性,从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时效性、法律法规以及任务完成情况六方面建立了易于理解的评价指标。提出了基于权重分配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权重系数选择问题,建立了基于投票的权重系数选择机制,权重系数既可以由智能车辆乘客设置,又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基于有经验驾驶员的驾驶数据拟合得到。基于PreScan仿真软件,建立了智能车辆仿真系统,进行了车道行驶以及无信号灯十字交叉口两个场景下的行为决策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使智能车辆与交通场景中其他车辆有效协作行驶。基于比亚迪智能车辆平台,在北京市三环道路上进行了自动驾驶实车测试,对行为决策模型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为进入国际市场并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航天企业必须重视和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在简述风险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比较当前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标准,结合航天企
目的研究吸入不同浓度七氟醚全麻诱导对患者镇静程度和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研究比较3组患者吸
目的研究4-氨基吡啶(4-AP)对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了解4-AP的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细胞内游离钙后
2011年7月16日至7月18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东亚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绵阳召开,会议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四川音乐学
<正>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蒋光慈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就其人来说,有革命高涨时的奋进和革命低落时的“脱党”;就其小说创作而论,有高亢激昂的“咆哮”,也有浅吟低唱的“哀怨
目的评估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用于评估胃癌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5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疑似胃癌患者500例,通过胃镜及组织活检确定是否患有胃癌,并采用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硝苯地平与静脉注射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Sino Med、CNKI、VIP、万方,均从建库
目的:检验自我独立性的城乡差异。方法:采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问卷、框架直线任务、内隐社会取向问卷、归因偏差和象征性自我膨胀作为研究工具,对114名城市青年和115名农村青
阐述智能化环网柜的发展现状,分析系统智能设计与实现,对其性能状态进行验证,并指出其智能化优势所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