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效能感理论源于1977年班杜拉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完成某个给定的任务或活动能力的自我判断。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着英语学习者的听力,阅读,口语和写作能力。目前已有许多自我效能感与其相关的研究。例如蒋祖康,王宇在英语学习策略与听力的关系中指出自我效能感对听力的影响在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许余龙研究了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陈洁,郭润玉对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口语进行了研究。在英语写作方面,主要是针对于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研究。英语是中国初中生重要的一门学科,英语写作又是英语四项技能中的重要一项。有关英语写作的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仍然有限。考虑到自我效能感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的目的是调查初中生英语写作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论文选取山西省襄汾县大邓中学180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写作测试和访谈的研究方式,分析了高、低水平组的写作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写作成绩的相关性。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1)初中生英语写作的自我效能感目前情况怎么样?(2)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和英语成绩存在什么关系?(3)有哪些因素影响初中生英语写作的自我效能感?本研究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的自我效能感不容乐观。在英语写作任务自我效能感和写作技能自我效能感两个方面处于中间,这说明初中生对英语写作没有足够的信心。(2)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写作成绩存在正相关关系。写作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英语作文成绩差,写作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英语作文成绩高,中等水平的学生写作自我效能感介于两者之间。(3)先前写作成功、榜样作用、教师反馈和心理状态四种因素都影响他们的写作自我效能。总之,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写作能力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写作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