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先导。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粗钢产量的48.5%,达到7.79亿吨。但是,钢铁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钢铁工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生态创新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一个主要焦点。然而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生态化实践相比较为稚嫩、生态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生态创新绩效较不乐观。因此急需科学合理地评价钢铁企业生态创新绩效以引导企业生态创新行为。本文以沪深A市12家钢铁上市公司为例,运用DEA的超效率模型对2011-2013年间的钢铁企业生态创新绩效进行评价,运用Matlab进行计算得到结果,针对具体结果对钢铁企业生态创新绩效进行分析,即效率值分析、投影值分析、敏感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2家钢铁上市公司中有6家企业生态创新绩效相对有效,6家企业生态创新绩效状况不佳。通过投影值分析找到企业生态创新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敏感度分析发现上述钢铁企业生态创新绩效值对于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吨钢原料消耗、吨钢SO2排放量、社会贡献率变量呈现高度敏感。针对相关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加大钢铁企业生态创新的研发投入、增加钢铁企业生态创新人力资本投资、完善产业链扩大市场份额、减少钢铁企业原材料消耗以提高钢铁企业经济绩效,降低钢铁企业综合能耗、减少钢铁企业三废的排放、推行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提高钢铁企业环境绩效,积极承担钢铁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钢铁企业的产品责任、保障钢铁企业员工的基本权益以提高钢铁企业社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