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傩文化是从远古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原始形态是傩祭,然后逐渐演化出表演性的傩舞、傩戏、傩乐等。早在殷商时代就有关于傩仪的记载,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时代。傩、蜡和雪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三大祭祀,也是中国巫文化的重要支柱,更是民俗文化的重要遗产。与中国相邻的日本,由于地理和长期历史交往的原因,文化的亲缘关系也是相当的广泛和深远。日本的追傩礼仪是从中国传来,在日本国内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逐渐成为了日本独特的祭祀仪式。日本的追傩仪式原本是只在宫廷中举办的年中活动,后来逐渐也在民间广泛的流行起来。本文由序论、本论的四个部分以及结论六部分组成。第一章序论论述了傩文化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傩文化历史悠久,在东南亚的大多数国家中都有体现。1988年中国掀起了研究傩文化的热潮,成立了中国傩剧学研究会,傩文化也被系统的称为傩学。在这之后,中国学界对于傩文化的研究逐渐扩展到了海外,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也出现了不少学者开始研究傩文化。第二章中论述了中国大傩仪式和日本追傩仪式的起源。中国的傩仪最早被称为大傩,是古代中国驱鬼除疫病时举行的仪式。傩仪在最初传入日本时也叫做大傩,从平安时代开始改为追傩,之后就一直沿用了追傩这个名称。第三章论述了中国大傩仪式由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主要以古典文献中的记载为中心还原出当时仪式的原貌进行分析比较。中国的大傩仪式在各朝各代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直到清朝的时候宫中已经不再举行大傩仪式,民间傩仪虽然持续到了清末,随后也在战乱中逐渐衰退。近代的傩仪因为战争和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日本追傩仪式的发展历程。日本的追傩仪式到了镰仓时代也逐渐呈现出衰退趋势。其中的一部分跟民间的艺能相结合演变成为了日本古典演剧能,另一部分作为神社和寺庙的仪式被保留了下来。第五章中主要考察了中日两国现存的追傩仪式并进行比较。中国以江西石邮村的跳傩仪式为例。现在江西的跳傩仪式主要分为起傩、跳傩、搜傩、圆傩四个部分。其中时间最长地域最广的就是跳傩部分,历时十六天,途径村内村外。跳傩是以傩戏表演为中心也被人们成为演傩。而古代大傩仪式的基本表现形式则在第三部分搜傩中有所体现。日本的追傩仪式主要以吉田神社在节分时期举行的追傩式为例。吉田神社的追傩式基本上保留了日本古代追傩仪式的风貌,以方相氏为中心进行驱鬼活动。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稿以中日两国关于傩文化的先行研究为基础,主要以古籍中关于追傩仪式的描写为中心,分别介绍了中国和日本追傩仪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以两国现存的追傩仪式江西石邮跳傩和吉田神社的追傩式为例,对中日两国的追傩仪式进行对比,从仪式结构来看,中国石邮跳傩以傩戏为中心更具有娱乐性质,而日本吉田神社的追傩式则还是以方相氏的驱鬼活动为中心。在中国古代大傩仪式中也是以方相氏为主角,而现在的跳傩却基本看不到方相氏的身影,但在日本吉田神社的追傩式还是围绕方相氏展开。另外从服饰道具上看也是日本吉田神社的追傩式更接近古代的追傩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