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老年人口增长迅速,未富先老使得社会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既有机会也有挑战,机会是开发老年人的优势和价值,促进老年人再就业,减轻社会养老负担,将老年人的价值和经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挑战是农村养老与城镇养老逐渐失衡,农村留守老人数量大规模增长,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单一的、传统的家庭式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留守老人的养老需求。在此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因其社区性和互助性的优势,逐渐被广大农村留守老人接受。本文在了解到农村低龄老人占大多数并且再就业意愿强烈的情况下,将农村低龄老人参与互助养老意愿与老年人再就业联系起来,以“低龄促高龄——老年人再就业”作为切入点,将研究对象定为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对全国部分农村留守老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同时提出研究假设,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得出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收入水平、收入来源四个因素对农村低龄留守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有关;而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居住方式与社交情况对农村低龄留守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无关。根据互助养老意愿的参与方式,发现获得经济报酬是当前农村低龄留守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首要选择。最后根据回归结果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增强农村低龄留守老人参与互助养老的建议:增强农村低龄留守老人对互助养老的认可度,建立健全互助养老建设的政策、监管、资金体系,完善互助养老机构功能,提高其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