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以来,连续三个“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现代化,把发展现代农业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目标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本动力是深化改革创新。实践证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新中国农地流转制度经历了行政调拨流转、分配流转、准市场化流转三个阶段。建国初期,我国进行了“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土地改革,实行了农地所有权调拨分配,遵循的主体目标是土地所有权分配的公平。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均田式流转,强调土地人均占有的公平。后来,既不失公平,又能相对提高效率的农地准市场化流转应运而生。当前,新形势赋予了农地流转新内涵。农地流转应当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城乡统筹联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所以,土地流转就像一座无形的桥梁,一头连着现代农业发展,一头连着农民土地权益。本文从产权理论入手,以重庆市(江津)现代农业园区为背景,以土地流转为基础,遵循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研究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文章界定了农地流转和农民权益的内涵与构成,深入考察了园区发展情况和土地流转特征,创造性地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处置权、流转收益权、决策监督权、持续发展权五个方面分析农民权益保障的成效、问题和原因,紧贴实践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保障农民权益是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必须把农民权益保障摆在园区发展的突出位置,既要通过完善产权权能、规范流转程序、提升农民能力、强化管理服务来加强农民权益保障,又要通过提高发展效益、完善社会保障来持续增加农民收益,还要创新承包经营方式来解决园区土地流转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此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互相促进、互相融合,实现园区与农民互利共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