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非常常见的疾病,可引起多脏器损害。本研究拟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2年09月至2013年02月收治的270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心肌损伤且资料完整的240例纳入本研究,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一时间段住院,且未发生心肌损伤的高胆红素血症病例30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组资料按照日龄、高胆红素血症病因、TSB水平等进行单因素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1.本资料显示研究组CM-MB、超敏TnI、TSB值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2.重度高胆组超敏TnI高于轻度高胆组及对照组,重度高胆组CK-MB与轻度高胆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CK-MB、超敏TnI活性同TSB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42、0.34,P)值均<0.05)。3.研究组CK-MB阳性率大于95%,早期新生儿CK-MB值比晚期新生儿高,且CK-MB活性同日龄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267,P<0.05)。研究组晚期新生儿超敏TnI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新生儿,超敏TnI活性同日龄无明显直线相关性(相关系数是0.116,P值>0.05)。4.溶血组患儿CK-MB和超敏TnI的值与非溶血组无明显差异(P>0.05)。新生儿Rh溶血病较ABO溶血病所致心肌损伤患儿TSB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两种溶血所致心肌损伤患儿CK-MB、超敏TnI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心肌损伤,且胆红素程度越重,其心肌标志物活性越高,CK-MB、超敏TnI活性与TSB呈明显正相关。2.日龄同CK-MB活性呈负相关,随着日龄增加CK-MB活性有降低;超敏TnI活性与日龄无明显相关性;日龄与TSB程度无显著相关性。3.CK-MB与超敏TnI均是新生儿心肌损伤早期诊断较好的指标,但不能单用CK-MB、超敏TnI活性水平来评价心肌损伤的程度。4.新生儿溶血病所致心肌损伤是由胆红素水平升高、溶血性贫血、免疫反应等因素共同作用。新生儿Rh溶血病与ABO溶血病所致心肌损伤程度无显著差异。5.临床医师收治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时需仔细查体,并且需重视心脏体征及相关检查,同时结合日龄适当开展心脏彩超、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综合分析能提高新生儿心肌损伤情况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