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清肺汤治疗老年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研究

来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rou1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麻杏清肺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肺炎的患者,探讨麻杏清肺汤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老年肺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总共纳入痰热壅肺型老年肺炎住院患者60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化痰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麻杏清肺汤。两组的观察和治疗时间皆为7天。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和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把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分析,以评估麻杏清肺汤治疗痰热壅肺型老年肺炎的疗效。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咳嗽、咯痰、发热、口渴、胸闷痛、大便干、腹胀证候及肺部体征(P<0.01);对照组可明显改善咳嗽、咯痰、发热、口渴、大便干、腹胀证候及肺部体征(P<0.01),胸闷痛证候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除发热无差异外(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咳嗽、咯痰、口渴、胸闷痛、大便干、腹胀以及肺部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3.炎性指标: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改善炎性指标的作用(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降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降低效果相当(P>0.05)。结论:麻杏清肺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老年肺炎痰热壅肺证临床疗效明显,可以改善中医证候及体征,减少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降低炎性指标值,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从胃论治运用辰时针刺法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肠道气滞证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66例符合肠道气滞证慢传输型便秘诊断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辰时针刺法联合中药穴位贴敷)33例与对照组(口服普芦卡必利片)33例,治疗组脱失3例,对照组脱失3例,最终两组有效病例各30例。两组的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各项便秘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改善情况,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失代偿期脾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中TGF-β1、Col Ⅳ的影响,从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角度探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1.随机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两组,即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灌肠方进行结肠透析,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解郁痛泻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为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伴焦虑抑郁状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课题将筛选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72例肝郁脾虚型IBS-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将入选的病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各不少于30例),治疗组口服4周解郁痛泻方,对照组口服4周痛泻宁颗粒,在治疗前后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24小时动态血压、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来探讨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气虚痰瘀型)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气虚痰瘀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予西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加减。疗程均为4周。通过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来
研究目的针对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病因病机,基于对二者合并发病的认识,观察验方“柴芩连术汤”对痰热壅肺型T2DM合并CAP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安全性,探讨中西医结合诊治T2DM合并CAP的新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合并CAP患者72例,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补脾调督”推拿法作为基础治疗方法治疗3-6岁小儿汗病肺卫不固证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小儿汗病肺卫不固证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推拿治疗方案。方法:采用SPSS 26.0软件将72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小儿汗病患儿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予“补脾调督”推拿法加肺卫不固证对证推拿治疗;对照组予口服丹溪玉屏风颗粒治疗。两组都以7天作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治疗组(常规针刺和刺血法)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治疗血瘀型贝尔氏麻痹后遗症的优势疗法,为进一步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刺血法(口腔黏膜+面部放血与背俞穴放血交替进行)、对照组:常规针刺法。两组均35例。按照面部损伤程度评分表和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简称H-B分级),分别对治疗
目的观察俞原合五输补母法针刺治疗肝肾不足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β-CTX、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分析俞原合五输补母法治疗对肝肾不足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俞原合五输补母法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肝肾不足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针刺组36例及对照组36例。针刺组与对照组均予口服抗骨质疏松基础药物,
目的:通过观察安神理气止痛针法试验组、口服吲哚美辛缓释胶囊对照组对治疗痔病术后疼痛之间的疗效差异,验证安神理气止痛针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痔病术后疼痛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纳入痔病术后第3天已撤除止痛泵后仍感肛门疼痛的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选用安神理气止痛针法治疗,从术后第3天起,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5天,每次留针30min;对照组选用口服吲哚美辛缓释胶
目的:通过分析、评估患者的总体睡眠质量及颈痛体征、症状的临床变化情况,观察头颈循经手法和常规手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为推拿临床治疗颈源性失眠提供一种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法。方法:将符合颈源性失眠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头颈循经手法组)和对照组(不寐的常规推拿组),每组均36例。观察组采用头颈循经手法治疗,对照组参考十三五规划教材《推拿学》不寐的内科推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