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汇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的历史。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为应对普遍实行的浮动汇率制,西方各国都对外汇风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针对外汇风险出台了各种相关政策,金融市场也对此设计出了一系列风险防范工具。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全面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热情日益高涨,但国内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起步还很晚,在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同类企业还很落后,与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现代企业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因此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国内进出口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论文从外汇风险的产生原理和实践发展出发,阐述了外汇风险产生的理论依据和市场背景,分析了外汇市场的风险性、复杂性和我国企业实施外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针对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国内企业面临新的市场环境和经营风险做了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目前最易受到外汇风险影响的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承包、三资等国内对外经贸企业为样本,通过分析这些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和管理方式的异同点为基础,以国内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机遇和存在问题为突破,并结合我国国情阐述和预测了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前景。随后,本文提出了国内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中应构建战略体系的观点,并就该体系的具体建立、分层管理、细化分工、流程管理做了具体分析和详细阐述。最后,本文就我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包括管理模式、避险工具上的策略选择以及在策略实施中决策的灵活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细致探讨,从一般到具体、从案例分析到实证研究,详细论述了一系列外汇风险管理的可行思路和成功经验,为这类企业成功构建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管理策略找到风险和收益的最佳平衡点等方面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