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在卫误用辛温发汗的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汗法是指通过疏解腠理,宣通肺卫,以达汗出邪去目的的治疗方法。其发汗的方法很多,如针灸、推拿、蒸浴、溻渍、运动等。但一般多指运用辛味发散药物,促使病人汗出,而达到邪从汗泄,表证解除的目的。根据发汗药物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两类。   辛温发汗是指使用性味辛温、发汗力强的药物治疗表证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外感寒邪、邪束肌表的病证。对于感受温邪、邪初在表的外感热病,当用辛凉解表法治疗,断不可使用辛温发汗的药物治疗,尤其是麻黄、桂枝之类的辛温发汗药最属禁忌。   温病在卫虽然不能运用辛温发汗方法,但性质辛温、发汗力较弱的药物在温病初起的某些情况下却可以使用。如外寒里热,暂用辛温;暑湿夹杂,配用辛温;湿重热轻,辛温芳透;温病初起,稍佐辛温。但须把握好运用时机、分寸,否则易致辛温失误。   温病足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病,其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若误治更易使病情变化(即误治变证),以致病情轻者转重,重者转危,甚至危及生命。故充分认识导致温病在卫误用辛温发汗的原因至关重要。本文认为寒热性质不分、湿热轻重不察、湿温伤寒不辨、宜汗不宜过汗、药性辨别不详、三因制宣不审、调摄护理失当等是致误主要原因,并将误治变证的病机归纳为助热伤阴;耗伤正气;气机失调;引邪深入。   针对温病临证辛温发汗失误原因及所致变证提出了堵失误之源、察失误之机、救失误之变、挽失误之逆的对策。   温病在卫误用辛温发汗是临证难以避免的问题。但从古到今,人们对成功的经验总结的多,而对失误的原因、致变、救逆探讨少,尤其是系统讨论者几乎没有。为了引起医务界对临证误治问题的高度重视。本课题拟通过通过对《吴鞠通医案》、《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等古今医案中有关温病误用辛温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温病在卫误用辛温的常见原因、误治辩证病机,从中总结出救逆挽逆的经验。为减少或防止温病临证误治提供经验借鉴。   最后讨论部分:1、正汗与邪汗;2、关于吴鞠通应用桂枝汤的讨论。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