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民健身的发展,人们对中小型体育训练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使人们对体育训练馆的健康、舒适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湿热地区全年温度偏高,改善体育训练馆的室内热环境,提高运动人群的舒适度非常重要。对于自然通风的体育训练馆,在湿热地区的夏季,只通过设计策略优化来改善室内热环境,不能完全满足不同运动强度的人群的热舒适。反而在过渡季,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增强自然通风,满足不同运动强度的人群的热舒适是可以实现的。同时在我国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后,对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的健康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增加体育训练馆的自然通风也能够有效的提高空气质量。本文首先通过实测调研的方法,研究不同运动强度的人群的热感受和热偏好,探讨其与体育训练馆自然通风的关系。然后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的侧窗形式、天窗形式、屋顶形式对体育训练馆自然通风的影响,并根据以上的结果对多层叠合体育训练馆进行优化设计并对比不同的优化设计策略对自然通风的调节效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对湿热地区过渡季的自然通风中小型体育训练馆进行实测调研。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对该体育训练馆的室内热环境参数和不同运动强度的人群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在该体育训练馆中不同运动强度的人群的热感觉和热偏好。研究结果表示在进行中、高强度的运动时,大部分人对该体育场馆的热环境评价是不可接受,并希望通过提高自然通风来改善运动人群的舒适度。第二部分是利用Phoenics软件对体育训练馆室内风环境进行模拟。首先分析不同屋顶形式、侧窗形式、天窗形式对室内不同水平高度的风速和换气次数的影响,再根据以上模拟结果对多层叠合的体育训练馆进行优化设计,并对比不同的优化设计策略对自然通风的调节效率。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分别对应严格控制风速的体育项目的场馆,应适当控制风速的体育项目的场馆,对风速没有严格要求的体育项目的场馆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上的研究结果,对湿热地区的自然通风体育训练馆提出了可操作的设计策略,并为接下来进行具体运动项目的运动人群的热舒适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