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维、哈族儿童铅中毒易感性及其干预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IA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工业和交通的迅猛发展,环境铅污染逐渐成为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国内于60年代开始研究铅中毒,研究的重点是从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的角度出发,主要研究的是铅接触职业的危害性,对该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国内儿童铅中毒的报道即使是病例也均系症状性铅中毒,主要是由于女工的职业性铅暴露所致的子代机体铅负荷升高,即母源性铅中毒。80年代后期才开始亚临床水平的儿童铅中毒的研究,低水平铅暴露即能引起儿童智力发育的损害。此后各地不断有小规模的研究报道,证明根据国际上沿用的诊断标准,我国儿童铅中毒的现状远较想像的严重,即使在认为完全正常的人群中,也有相当惊人数目的儿童处于对发育有潜在危害的铅暴露下。通过儿童铅中毒的研究发现铅水平的个体差异不仅仅与环境因素还与遗传因素有关。近年不断有研究利用基因易感性揭示遗传因素在铅中毒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尽管儿童铅中毒状况非常严重,但是铅中毒是可以预防的。环境干预是根本手段,健康教育是主要方法,临床治疗是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在环境无法根本改善的情况下,健康教育是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办法。为了寻求环境中铅水平影响因素,并利用候选基因探讨其铅中毒易感性,在研究环境和基因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寻求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本研究利用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环境中儿童铅中毒的影响因素,通过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技术建立影响因素模型筛选影响因素;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对儿童铅中毒个体差异的原因进行研究,利用数学模型研究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不同方式对铅中毒儿童、家长和教师进行健康教育,以期提高家长儿童对铅中毒相关知识水平,改变其态度及行为,同时降低儿童血铅水平。1.汉、维、哈族儿童血铅水平及其相关环境影响因素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10所小学6~10岁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以下简称汉、维、哈族)儿童1513名作为样本,其中汉族489名、维族499名、哈族525名,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其血铅值,利用调查问卷探索血铅影响因素。采用统计描述方法描述儿童铅中毒分布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决策树算法分析筛选影响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1.1汉、维、哈族儿童血铅水平分别为68.61±43.63μg/L、73.68±56.57μg/L、72.24±41.18μg/L,汉族、维族、哈族血铅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协方差分析,F=5.58,P=0.00),其中维族和哈族儿童血铅水平明显高于汉族儿童,汉族、维族儿童男女血铅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哈族男性儿童血铅水平高于女性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维、哈族铅中毒率分别为23.31%、23.25%和22.10%,铅中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汉族儿童铅中毒的发生可能与儿童年龄、儿童是否经常吃膨化食品、父亲是否经常使用染发剂等危险因素有关。当其它自变量固定不变时,若年龄在6~10岁之间,每增加1岁,其发生铅中毒的危险性就增加0.56倍;经常吃膨化食品的儿童发生铅中毒的危险性是不经常食用儿童的1.77倍;父亲经常使用染发剂,其子女发生铅中毒的危险性是不使用者的2.92倍。对于维吾尔族儿童来说,铅中毒的发生可能与儿童年龄有关。当其它自变量固定不变时,若年龄在6~10岁之间,每增加1岁,其发生铅中毒的危险性就增加0.55倍。对于哈萨克族儿童来说,铅中毒的发生可能与房间内的家具有无漆皮脱落有关。房间内的家具有漆皮脱落的儿童,其发生铅中毒的危险性是房间内的家具无漆皮脱落的3.81倍。1.3经过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得到汉、维、哈族儿童血铅水平前十位影响因素顺位表,汉、维、哈族儿童社会经济状况(SES)(尤其是父母的职业)、不良饮食习惯(如食用松花蛋)、家庭居住环境、家庭装修情况、不良生活习惯(如啃铅笔头、餐前不洗手、玩具不经常清洗)等是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危险因素。三个民族影响因素基本相同,只是顺位有差异。这可能与汉、维、哈族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平和民族风俗习惯等有一定差异有关。1.4经过模型效果图评估以及符合率和置信度比较,对本研究数据决策树分析技术优于传统的Logistic回归分析技术。2.儿童铅中毒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研究选择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δ-aminolevμinic acid dehydratase,δ-ALAD)以及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候选基因三个多态性位点,采用PCR-RFLP技术,筛查汉、维、哈族基因多态位点分布频率,研究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对儿童铅中毒的影响。2.1 ALAD基因及VDR基因三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符合遗传学的Hardy-Weinberg平衡;汉族基因型aaTTbb,AaTTbb分别为46.48%,30.84%;维族AaTtbb为18.23%,哈族AaTtBb占的比例为13.29%。在汉族人群中未出现AATTBB,AAttBB,AAttbb,aaTTBB,aattBB,aattbb,AAttBb,AATtBB,AaTTBB,aattBb,aaTtBB,AattBB,AattBb,AaTtBB,Aattbb。在维族人群中未出现AATTBB,AAttBb,AATtBB。哈族人群中各种等位基因型都存在;汉、维、哈族四种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通过对VDR基因的三个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该三个位点之间呈现连锁不平衡关系;通过单体型分析发现:汉族人群中Atb,AtB,aTb单体型分别占30.94%,24.74%,28.43%;维族人群中ATb,aTb,atb单体型分别占21.53%,24.01%,20.95%;哈族人群中aTB,ATB单体型分别为19.33%,15.52%。汉、维、哈族中最少的单体型是aTB,AtB,atb,分别占0.14%,4.10%,8.87%。在汉族VDR单体型分析中,单体型Atb,AtB在铅中毒组显著降低(P<0.01),而单体型ATb和aTb,在铅中毒组显著增高(P<0.05,P<0.01)。在维族,哈族铅中毒组和正常组人群单体型分析中,其单体型分布差异未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2.3通过叉生分析基因一基因,基因一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基于相加模型,基因与基因之间虽然有不同程度的正负交互作用倾向,但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分析中:汉族儿童基因ApaI与“母亲经常使用染发剂”呈正交互作用,与“在儿童居室有人吸烟”呈负交互作用,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哈族儿童中,基因ALAD与“儿童同居住者有涉铅职业”呈正交互作用,与“居住楼房在3层以下”“经常吃爆米花”呈负交互作用,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ApaI与“儿童同居住者有涉铅职业”“母亲经常使用染发剂”“经常吃爆米花”“房屋内有无墙皮漆皮涂料脱落”呈正交互作用,与“住所1公里内有是否有涉铅工厂”呈负交互作用,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同民族儿童不同基因与相关因素之间有不同程度的正负交互作用倾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健康教育对轻中度铅中毒儿童的干预作用对204名铅中毒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其中汉族99名,维吾尔族105名。采用KABP(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知识、态度、信念、实践)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儿童、家长在健康教育前后有关铅中毒防治知识,行为及信念方面的改变。对儿童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儿童铅中毒的概念,铅的危害,铅的来源、铅进入儿童体内的途经,儿童铅中毒的特点,铅中毒的预防等内容。健康教育采用宣教片,现场授课,宣传资料,广播站以及电话跟踪随访等方式进行。3.1健康教育前情况在健康教育前,铅中毒儿童家长对铅中毒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汉族、维族家长从各种渠道获取过铅中毒相关知识,但是有22.5%的汉族、维族家长没有从任何渠道获得过任何铅中毒方面的知识,在对待铅中毒的态度方面90%以上的家长持肯定态度;干预前有50%以上的孩子有手-口行为;汉族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为132.73±29.471μg/L,维族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为150.34±64.74μg/L。3.2健康教育后情况经过健康教育,铅中毒儿童及其家长在铅中毒相关知识、行为上有所改变,尤其是在相关行为上的改变比如手.口行为上改变在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铅中毒儿童血铅水平在健康教育前后变化很大,汉族血铅平均水平为92.33±35.07μg/L下降40.40μg/L,维族血铅水平平均为89.34±45.521μg/L下降61.00μg/L。不同族别不同性别儿童血铅水平在健康前后变化为:汉族男性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下降28.82μg/L,女性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下降50.15μg/L。干预前后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族男女儿童干预前后血铅值下降分别:男性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下降40.78μg/L,女性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下降81.65μg/L,干预前后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血铅水平下降和性别之间亦有关系。
其他文献
前言 人类使用铅已有数千年历史。铅中毒也一直伴随着它的使用存在。由于铅的应用非常广泛,对它的研究仍是重金属毒理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商业信用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购销商品时延期支付货款或者预先收取货款与供应商或者客户之间形成的信贷关系,其实质是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的短期借贷方式
潘伯鹰(1 905—1 966)是近现代少有的在诗歌,小说.书法.藻鉴等各领域都享有盛誉的文化名士。他早年从桐城嫡裔吴闿生学古文辞.及长.私淑著名学者章士钊.曾著小说多种.之后潜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