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生产与流通相比,我们更重视生产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丰产的现象很常见,但是对农民来说,丰产并不一定丰收。所以,从源头来说,供应问题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供求关系的不平衡问题更多的是流通问题,农产品流通困境与流通效率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测量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高低,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对提升流通效率水平、推动农产品有效运转具有深远影响。因此以我国农产品流通为研究对象,站在整个流通行业的宏观层面,测量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效率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研究和文献回顾,充分观察我国农产品流通行业的现状,把握当前的研究进度,建立了衡量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指标体系,在传统DEA的基础上使用主成分PCA的思想对指标进行了简化,同时为了体现决策者偏好,打破传统DEA等权赋值的思想,采用主成分权重约束锥对DEA进行客观赋值,构建PCADEA组合评价模型,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搜集相关数据指标,对我国2000~2016年年度流通效率问题实证分析,探讨我国流通效率水平及其的发展走势,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采用了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资本投入、市场规模、效益水平、资本周转、组织化程度主成分指标对流通效率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各因素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资本投入、市场规模、效益水平、资本周转对流通效率的影响比较显著,组织化程度综合指标的对流通效率影响不明显。在逐步强化和发挥各因素正面作用的基础上,对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针对性调整,是进一步提高流通效率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