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笛,埙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传统乐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西安半坡出土的埙和浙江河姆渡出土的古哨,表明了笛、埙乐器在我国已有七、八千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现代物质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同益增强,千年古老的竹笛、埙乐器丌始不断的融入现代文明并深受人们的喜爱,涌现了一大批致力于传统笛、埙乐器演奏、创作、研究的演奏家、作曲家及文化学者,刘宽忍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他是我国当代第一位民族管乐硕士学位获得者、博士生导师、中国埙文化协会会长,他擅长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尤其是在笛、埙乐器的演奏上,几十年来他潜心致力于传统笛、埙乐器的发掘、整理、改良及表演、创作、科研乃至民族乐器的普及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是新一代演奏家群体中具有鲜明演奏风格特点的典型代表,是真正身体力行、务真求实、用心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卓越的演奏技术能力和独到的演奏风格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我国民族管乐演奏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试图从刘宽忍个体及具体的演奏作品为出发点,分析其演奏风格的成因与特点,并从传统审美学的角度对其演奏艺术做出理论的解析,从而扩展演奏者的思路,更进一步丰富中国笛、埙演奏的技术技巧和艺术表现力。本文运用文献法,归纳法,比较法以及例证法等,对刘宽忍的笛、埙演奏艺术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全文共由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构成,绪论是论文选题的缘由及中国笛埙发展综述,研究现状。第二章详细的介绍刘宽忍的笛、埙艺术人生历程,第三章具体分析刘宽忍演奏艺术的风格成因、演奏的作品、演奏技法与演奏形式的探究等,并概括其整体的演奏风格特点。第四章从传统审美学的角度对刘宽忍的笛埙演奏艺术进行全方位的阐释,最后总结刘宽忍的演奏艺术成就,并对他未来的笛埙演奏艺术发展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