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出口不仅能给一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拉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加强一个国家政治、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成为提升国家政治地位的一个外交策略,促进智力引进,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力,提高教育的质量,推动教育全面发展,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促进教育国际化与现代化。目前,发展教育服务贸易、扩大教育的国际市场,推进教育出口已成为各发达国家的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而和西方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教育出口贸易相对滞后,在国际教育市场上还处于劣势,总体表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贸易逆差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进口国。本文通过对教育出口的现状分析,归纳了制约我国教育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教育质量不高;二是专业学科缺乏吸引力;三是政府相关政策的缺失;四是缺乏宣传和营销。除此以外,还与我国目前的经济不够发达、教育科技水平不高、历史文化传统、意识形态、自然地理环境等有关。 随着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服务产业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的加强,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再是本国教育唯一的提供者,国际教育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发达国家来势汹汹的教育侵略攻势,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提升我国教育在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能力,推进教育出口,本文结合中国的教育国情,针对制约我国教育出口发展的原因,以教育全球化为时代背景,进一步探讨了推进我国教育出口的政策选择,扭转我国教育贸易逆差的治理措施。首先要建立科学的教育体制,转变政府在教育中的职能,实行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体制,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投资体制;其次是推行灵活、赋予激励机制的外国留学生教育政策,适当放宽外国留学生的入学条件,建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新体制,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打工就业的机会,缩短教育学制等;然后提高我国教育机构的市场能力,转变观念,建立现代教育理念,增强教育服务意识、产业意识和竞争意识,面向国际市场,开发适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创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大学和学科,推广汉语在世界上的普及度:最后要扩大教育出口的方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赴境外独立办学、合作办学,拓展海外市场。与此同时,我国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社会各方还应通力协作、积极努力,为促进教育出口服务贸易和谐、健康、持续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