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内贸易格局演变及对东亚经济合作的影响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东亚各国的地理位置相近和经济发展程度相似成为了该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天然基础。经过各国的不懈努力,东亚区域合作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正日益成为各国和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动力。从理论上讲,跨国的经济合作和削减贸易壁垒会带来各国福利的提高,而从现实来看,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建立和扩张也为在东亚建立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动力。东亚地区是世界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但要获得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必须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才能实现。   从理论角度,本文首先回顾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包括传统贸易转移、贸易创造理论和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新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接着在新区域一体化理论的分析框架下,讨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本、收益和所面临的问题,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东亚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尤其是区域内贸易发展现状,分析了建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现实基础和必要性。   从实证角度,在说明东亚贸易现状、区域内贸易发展情况和中国现阶段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内贸易、零部件贸易、比较优势与贸易结构相似性等几个方面来测算东亚组成区域组织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和时间序列构造一个贸易-增长模型,用来研究东盟作为一个整体与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和增长关系,考察未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以后对东亚各国经济的影响,包括贸易方面、各国经济增长方面的影响,特别地,本文还专门运用一个产出-就业模型考察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对未来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本文共包括六个部分:引言和第一章是导论和文献综述部分。首先提出本文写作目的意义和文章结构,以及进行理论方法简介和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考察了东亚贸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第三章从贸易角度出发进行的东亚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基础实证考察。第四章是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基础上着重研究东亚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东亚各国经济的影响以及特别研究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影响。本章运用引力模型和时间序列构造一个更为灵活的贸易-增长模型,从长期效应方面,考察了建立“10+3”自由贸易区对东盟和中日韩各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意义,并进一步集中探讨了东亚区域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中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第五章是全文结论与及政策含义分析。   通过全文的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东亚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紧密,表现在贸易关系密切,相互投资活跃,并且生产要素流动性强,迄今为止,该区域已建立一些自由贸易区和双边贸易协定,这些都是建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第二,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相似性指数分析的东亚各国比较优势经济特征和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形成的基础表明,东亚各国的产业比较优势有很大的相似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就说明了,东亚各国在进行整体经济合作时既有很大的共同利益,会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和未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也会带来适度的竞争。   第三,运用引力模型和时间序列构造的贸易-增长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东盟与中日韩3国之间的贸易对东盟的经济增长有较强的促进关系,同时对中国、日本、韩国的经济增长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说明建立10+3自由贸易区通过削减相互贸易壁垒,增加多边贸易会对东亚各国经济增长带来促进作用。   第四,我们运用总产出和就业增长率这两个指标来建立计量模型分析评价建立东盟10+3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经济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带来的中国出口增加对总产出和就业增长率均有正面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