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国际性肺癌生命质量量表FACT-L第4版和EORTC QLQ-LC43第3版(中文版)用于中国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的可行性,考核两个量表的结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应用FACT-L量表评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并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两个常用化疗方案(NP方案和GP方案)的疗效。方法:研究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2月期间在上海市胸科医院住院进行化疗的肺癌患者。男女不限,年龄18-75岁,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肺癌;未患有其他癌症;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能看得懂量表。由2名医师作为调查员,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将量表发给患者独自填写,完成后收回。每位患者每次填写两个量表,共进行三次调查,化疗前于入院第一天测定一次(D1),第二或第三天重测一次(D2),完成化疗后,出院前一天测定第三次(D3)。采用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配对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考核量表的结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第二部分选择2010年1月-7月上海市胸科医院的部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Ⅳ期,小部分不能手术的Ⅱ期患者),其他条件同第一部分。由调查人员发放FACT-L量表,请患者填写,30分钟后回收表格。入选患者同时收集其他信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家庭人平均月收入、医疗保障形式、是否化疗、是否吸烟等。采用轶和检验(Kruskal Wallis H Test)评估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对其中完成两个以上NP或GP化疗疗程的患者,评估临床近期疗效,收集化疗引起的血液学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结合生命质量测定结果,综合评价两种化疗方案的疗效。结果:(1)28名患者每人进行了3次测定,每次填写2个量表,共完成168份量表。FACT-L的考核显示:其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因子7个,涉及条目数21个,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7.219%。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除了社会/家庭状况(SWB)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稍差(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0.345, ICC=0.274),其他领域的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0.7,组内相关系数(ICC)>0.6。重测信度各领域均很好,γ>0.8。量表具有一定的反应度,化疗前后“功能状况”、“肺癌相关症状”、“量表总分”领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EORTC QLQ-LC43的考核显示:核心量表QLQ-C30各条目与所属子量表的相关性较好(γ>0.6)。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因子7个,累积贡献率达到了79.205%。聚类分析显示在一些小类上高度的聚集。重测信度除了腹泻和便秘症状稍差,其他子量表和条目都很好(γ>0.8)。内部一致性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和ICC分别大于0.7和0.6。反应度结果显示化疗前后患者生命质量在4个子量表:躯体功能(PF)、社会功能(SF)、疲劳症状(FA)、恶心呕吐症状(NV),食欲丧失(AP)条目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各子量表和条目化疗前后均不等效。(2)用FACT-L中文版4.0对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161例患者参与调查,发放调查表161份,回收调查表154份,回收率95.65%。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收入、化疗、吸烟对晚期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非常显著。中高文化程度者生命质量最高,低文化和高文化者均较低;收入越高者生命质量越高;化疗前后患者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均有下降,在生理状况(PWB)、肺癌症状(LCS)领域和量表总分(TOT)都有极显著性差异;吸烟患者的肺癌症状较重,且生命质量总分(TOT)显著低于不吸烟者。性别、年龄对生命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男性肺癌症状重于女性患者,老年患者肺癌症状也会加重。职业状况和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几乎没有影响。(3)比较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两个化疗方案(NP和GP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生命质量指标,NP组50例,GP组39例,两组临床近期疗效(有效率)、血液学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程度均未见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比较显示,在社会/家庭状况(SWB)、肺癌相关症状(LCS)领域和量表总分(TOT)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GP方案组的患者生命质量优于NP方案组。结论:两个国际性量表的中文版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均可用于中国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测定。患者的文化程度、收入、是否化疗和是否吸烟对生命质量的影响非常显著。将生命质量指标用于评价肿瘤治疗效果是一个有效而可行的方法,并且灵敏性优于传统的客观指标,临床上可应用于晚期肿瘤治疗方案的评价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