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升级为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冲击力强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关闭、银行被政府接管以及各大股市剧烈震荡。金融危机穿越全球金融体系的防火墙,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对外贸易、金融市场、市场价格、国内就业和企业经营的负效应已经并还在不断地显现出来。国内外经济状况恶化对调整中的我国房地产市场既有不利的影响,也有有利的方面。经济形势恶化加剧了对房价下降的预期;降低了人们的收入能力以及收入的预期,削弱了购房能力;加大了市场挤泡沫的难度;减弱了中国房地产业对外资的吸引力;使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增加了难度。从另外的方面来讲,信贷政策变化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减税政策降低了房地产交易成本;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的优胜劣汰;政府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成为稳定市场的基础。美国、日本和我国的香港地区的房地产行业与企业积累了大量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美国的房地产行业通过郊区化生存的策略为自身的发展不断开辟新的道路。日本的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以钢结构建筑为拳头产品,不断创新,迅速拓展,积极地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开发市场,从容面对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凭借应对金融危机的丰富经验在历次危机中不断壮大,成为转危为机的房地产企业的典范。本文研究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企业的五大生存策略一成本控制策略、定价与并购重组策略、竞争策略、融资策略和危机处理策略。控制支出成本、减员降薪、缩减运营成本是目前房地产公司能够采取的立马见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当然,这些措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真正有效的是强化融资能力,走品牌化道路,多在产品、服务上下功夫。降价促销行为可以缓解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的现金流即将断裂的风险,但是降价最好是一次性的,不能是趋势性的过程,否则会把买家赶走。一些大房企在业内抢先降价,在短期内加速了资金回笼,抓住了宝贵的现金流,为企业的兼并重组创造了契机。大多数资金面临困局的中小型房企,基本不愿降价销售,希望与资金充足的大型房企之间结成联盟,形成新的利益集团。培育和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以客户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品牌建设、与消费者共赢、租售并举、改变户型结构、大规模定制生产是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改变目前的经营困境、改善财务状况的长效之举。房地产开发企业迫切需要融资渠道的创新,改变房地产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的局面。直接上市融资、房地产信托、房地产基金、房地产债券、合作开发、项目融资是面对金融危机的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举措。随着房地产开发规模的扩大和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增多,房地产经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容易被扩大和发散,形成企业面对的危机。本文用最近2年的实例来分析了房地产公司的危机处理策略。论文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策略,使得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策略的采用和实证具有很强的实战性,为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