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悬河决溢风险评价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来源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持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黄河下游洪水灾害风险及治理途径研究》,作者于2004年6月—2005年4月参加该项目研究,在项目负责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了黄河下游悬河决溢风险评价的研究。在对黄河下游悬河现状、决溢风险评价有关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黄河下游悬河决溢风险的影响因素应当包含水沙运动、区域地壳稳定性、河势演变和堤防稳定性4个方面,并从这4个方面建立了黄河下游悬河决溢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一的综合评价模型;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不同洪水情景下黄河下游悬河的决溢风险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悬河决溢风险具有以下分布规律:(1)决溢风险随着洪水量的增大而增高;(2)决溢风险随河型的沿程变化而降低;(3)决溢风险较大的河段集中在游荡型河段;(4)游荡型河段南岸的决溢风险相对较高;(5)弯曲型河段北岸决溢风险高于南岸。评价结果同时表明,从水沙运动、区域地壳稳定性、河势演变和堤防稳定性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黄河下游悬河的实际情况;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影响因素众多、作用机制复杂的悬河决溢风险问题;运用GIS技术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使黄河下游悬河不同空间位置的决溢风险得到了量化,可以客观地反映黄河下游河道不同空间位置决溢风险的差别,对于指导防洪和河道治理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有力推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作为重点领域已成为全国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耕地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类型,其变化与流向反映了社会经济发
区域空间规划就是注重空间地域的规划,更加注重地域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战略性。区域景观空间规划就是在区域背景下对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布局和规划,它是对地理学、生态学、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水系,流经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千米,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0%。它与东部沿海经济带连成一体,构成“T”字型经济增长格局。在长江流域研究领域里,城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并一直保持着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速度,达到了每10年翻一番的增长态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活动日益
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对海洋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人类的重视,同时海洋也是一个复杂多变、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时变系统。我国领海面积巨大,对海洋的探索与研究已经被提升到国家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