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腺炎的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saku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奶牛临床型乳腺炎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并对临床病例进行了治疗试验;研制了乳头中药消毒剂并对其进行了临床应用,对隐性乳腺炎病牛的乳腺作了病理学观察,本研究主要由八个实验组成:试验一:奶牛乳腺炎的调查报告该研究对泰安、济南和青岛的部分奶牛场进行了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腺炎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三个地区临床型乳腺炎的头数发病率分别为8.96%、8.33%和9.87%,左前、左后、右前和右后四乳区发病率分别为55%、4.48%、34.48%、44.83%;济南与青岛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75%和64.7%,四乳区发病率分别为31.8%、30.8%、32.8%、46.97%;随奶牛胎次的提高,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3、4胎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最高。试验二 奶牛急性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对17头患有急性乳腺炎奶牛的43个乳区43份乳样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共分离出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枸橼酸杆菌、棒状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7种致病菌,其中酵母菌最多,占30.23%。试验三 奶牛急性乳腺炎病原菌的药敏试验24种药物对5种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蒽诺沙星、卡那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妥布霉素等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复合磺胺、万古霉素、利福平等不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蒽诺沙星、头孢类抗生<WP=5>素、妥布霉素等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链霉素、氟哌酸、复合磺胺等不敏感;枸橼酸杆菌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复合磺胺等不敏感;兽医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而对卡那霉素、氟哌酸、复合磺胺等不敏感;大肠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蒽诺沙星较敏感,而对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不敏感。试验四:奶牛急性乳腺炎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蒽诺沙星组和中药组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83.33%, 100%),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和长效青霉素次之(66.7%,75%,70%),青链霉素临床效果最差(51.88%)。 试验五 17种中草药对奶牛乳腺炎4种病原菌体外抑菌试验试验表明,对沙门氏菌以诃子、鱼腥草和蒲公英的抑菌效果好;对葡萄球菌以黄芩、诃子、黄连、红花和鱼腥草的抑菌效果明显;对枸橼酸杆菌以诃子的效果好;对大肠杆菌以黄芩、鱼腥草、蒲公英和黄连的效果好。试验六:奶牛乳头中药消毒剂的研制利用抑菌较好的药物自组4个中药方剂,实验结果表明,方剂1,2,3的抑菌效果优于方剂4,方剂2的抑菌作用大于方剂1和方剂3。试验七 奶牛纯中药乳头消毒剂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对乳头中药消毒剂进行临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乳头中药消毒剂能降低临床型和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能降低隐性乳腺炎病牛乳汁体细胞数,降低LDH和 NAGase的活性,但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WP=6>试验八 奶牛隐性乳腺炎乳腺的组织学观察对有隐性乳腺炎的病牛的乳腺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初期,乳池及输乳管黏膜显著充血,黏膜呈颗粒状,腺泡上皮发生颗粒变性,透明滴样变和轻度的脂肪变性,腺泡腔的分泌物中有少量的嗜中性白细胞和血细胞,并见有大小不一的透明滴样物,并见有乳池的缩小,间质充血和轻度水肿,有少量的嗜中性白细胞浸润,乳腺管不见明显的变化,后期转变为增生性炎症,间质的炎性充血和水肿逐渐消失,乳池和输乳管显著扩张,管腔内充满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
其他文献
标枪训练中,最后用力动作技术作为核心,为提高动作训练效果,需要积极掌握着力点,了解支撑点,及时掌握最后用力动作技术要点,明确运动学参数.对标枪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定点拍摄,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课堂评价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不断完善、不断创造,以促进学生智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理念与现代物理新课标理念相符,即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物理融于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现代教学法中经常会运用兴趣学习法与实践创新教学法,而其中多